释放活力 激发潜力 
——安丘市持续深化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发布时间:2022-10-11


青云山梦想乐园一角。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石莹 文/图


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改革,带来的是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安丘市积极培育文旅市场经营主体,加快景区“硬件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不断增强国有景区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带动力。今年1至7月,安丘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16.9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8.58亿元。探寻安丘文旅产业厚积成势的密码,持续深化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关键。

“有解思维”破解国有景区发展瓶颈

安丘国有青云山、青云湖景区曾盛极一时,青云山民俗游乐园曾被称为“山东第一园”,但近年来,青云山景区也像全国许多国有景区一样,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盈利能力差,继而导致不能迅速精准切中游客所需,景区与十几年前变化不大,与此同时,客流量大幅度减少。

改革是开新局的核心抓手,安丘市坚持集成化改革思维,对国有景区逐个“敲开核桃”:整合青云山、青云湖以及市招待所等资源,注册资本2.4亿元,组建安丘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政府直属的国有独资文化旅游企业。在此基础上,坚持有解思维,全面理顺烂尾十多年的“云湖宝珠”的权属关系,将储备资产注入文旅集团,对“云湖宝珠”进行改建扩建,重新打造的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青云国际大酒店,已然成为安丘城市新地标。

“一业兴”带动全域“百业旺”

要让旅游“一业兴”带来全域“百业旺”,安丘市聚焦围绕打造富有安丘特色的旅游品牌这一目标,谋篇全域旅游大文章。

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安丘市邀请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公司专家、运营专家、景区投融资专家进行策划,投资10亿元启动青云山、青云湖景区一体化打造提升项目,进一步完善景区及青云国际大酒店内部功能设施,提升景区、酒店管理服务水平。

在景区定位上,安丘市坚持城乡特色有差别,但服务无差异。在石埠子镇投资2000万元配套建设乡村旅游驿站、四季采摘园、拓展基地、儿童乐园、山货市场等项目,推进精品民宿项目建设,探索出一条以景区、餐饮、酒店“三大产业”发展、城乡呼应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对当地经济形成有力支撑。

景区这个“硬件”不断提档升级,安丘做实做细节会的“软实力”,提升吸引力。今年先后组织举办了青云山冰雪旅游节、百花旅游节、民俗文化旅游节、泼水狂欢节、青云国际大酒店龙虾美食节等特色鲜明的节会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旅游业态。

以文旅融合开拓文化产业新蓝海

安丘市通过不断探索植入新场景等方式,推进“非遗”“山东手造”、文化创意和演出演艺进景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安丘市以孙膑拳、安丘木版年画、安丘泥人、安丘金砂等非遗项目为依托,开发研学旅游线路和形式多样的文创产品,打造展示和经营平台,实现国有景区高质量发展和文化活化传承相统一,通过试水非遗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非遗资源与文化创意结合,促进合理利用与融合发展,形成产品向业态、场景、创新转化,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推动景区的旅游体验由传统观光式旅游向沉浸式旅游转变,安丘市积极探索沉浸式剧目进景区。目前,已利用青云山景区安丘县衙旧址,围绕安丘历史人物典故,创新编排了《孔子纳婿》《月上槐花》《八仙闹青云》等系列沉浸式情景剧,让游客体验沉浸式演出互动,提升了景区美誉度和吸引力。

(来源:潍坊日报2022年101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