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精准把脉预制菜——用“安丘标准”打造“产业标杆”
记者 曹宗堂 王勇 通讯员 周秀丽 李江萍 郭朋朋
作为中国食品工业强市,我市蔬菜出口货值常年占全省1/7以上,发展预制菜产业有基础、有优势。今年以来,我市坚持高点定位、高举高打,以“安丘标准”奋力在预制菜产业发展上率先突破,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加速成势。
标准引领 持续推进
在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工作人员从春节前一直忙碌到现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技术,产业园在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实现了国外客户的精准化。
据悉,春节期间,农创港跨境电商平台每天的交易额大约在100万美元左右,总交易额达到1600万美元;其中预制菜每天的交易额大约在20万美元,整个春节期间,突破了400万美元。
如此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安丘标准”的持续推进。“双准入一准出”制度、“二维码+合格证”溯源等新机制让我市农产品走得越来越远,畅销海外。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借助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在2021年拓展了多个海外市场。
安丘农发集团副总经理、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总经理马玉友说:“我们目前对接生产的订单有日本、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产品有冷冻胡萝卜丁、洋葱丁、南瓜块、土豆块等,国外客户对产品的质量都很满意。订单已排到了下半年,有些国外客户签了一年的采购合同。目前,我们还在对即食、即热的食品进行相关企业对接、研发,来撬动更多的海外市场。比如像汇润膳食堂的魔芋凉皮,作为一种健康低卡的即热即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的认可。前期,通过平台达成了两个国外客户订单,实现了约50万美元的跨境电商交易。”
据悉,我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00多家,为帮助更多的企业更好更快地驶入预制菜的赛道,我市以标准为突破点,坚持以出口标准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
市发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继刚说:“我们把安丘标准贯穿到预制菜从生产到加工再到品牌建设的全产业链条中,依托农创港跨境电商平台,预计年内预制菜产品出口额增长20%以上。同时,以‘安品味来’区域公用品牌推广为抓手,包装预制菜产品109种,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方面力争新突破。”
示范带动 砥砺前行
强化创新,培育起产业链,才能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作为其中的受益者,安丘华涛食品公司2020年下半年推出的酸辣粉一上市就倍受国内外客户青睐,成为“网红方便食品”的佼佼者。它以“嚼劲十足,酸、麻、辣三种味觉”,融合了精彩灵动的香气,带给消费者独树一帜的“舌尖盛宴”,可以说“赶上了预制菜的风口”。
安丘华涛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伟说:“我们的‘达粉奇’酸辣粉自从投放市场以来,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为了提升产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春节过后,我们又新增加酸辣粉生产线,国内国外市场份额实现稳步增长。下一步,我们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人才,加大研发力度,增加产品种类,丰富产品功能,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以预制菜产业发展为契机,努力成长为预制菜行业粉条类的瞪羚企业。”
预制菜的春天已经来到,正向着“花开满园”进发。在这个春天里,我市划出菜园子,撒下“菜种子”,再用安丘标准来培育,去收获“黄金五年”的新希望。总投资100亿元、占地6000亩的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中。目前,西贝集团等多家预制菜龙头企业已经达成入园意向。
“围绕预制菜产业,我们要招引一批头部企业,争取一批科研平台,承办一批高端展会,借势潍坊国家农综区‘国字号’平台,设立创新发展示范区,集聚国内农业头部资源,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加速成势。以安丘标准在预制菜产业发展上率先突破,年内确保产值增长30%、三年突破200亿元,为潍坊市实现‘三年过千亿、全国第一城’贡献安丘力量。”周继刚表示。
(来源:潍坊日报今日安丘2022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