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 安丘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不断压实各级各部门职责,积极构建长效保护机制,切实筑牢治理、监测和应急“三道防线”,确保群众能够喝上“放心水”。目前,安丘市饮用水水质均能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加强水源地周边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提请安丘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对安丘市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进行调整,并制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围绕雨污管网溢流、入河排口、重点涉氮企业、畜禽养殖粪污、农村生活污水、生产生活垃圾、农业种植污染、河道闸坝沟渠、水库库区管理等9个方面,利用50天的时间,组织各镇街区及有关部门全面排查,集中整治。截止目前,排查雨污管网70.3公里,详查管网15.8公里,发现并整改雨污管网错接混接14处;排查农田退水口12处、沿河村镇生活污水2处、沿河养殖场所12处、库区环境问题3处。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定期对安丘市166处饮用水源水质行监测,分析和掌握水质变化动态,为安丘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积极应对提供第一手资料。其中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装有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监测10项指标,时时监测水质情况。省生态环境厅每月监测一次,监测23项指标。安丘市每季度监测一次,监测64项指标。同时,为确保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投资6287万元,实施牟山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采用“生态沟渠+生态自然边坡+多级生态塘+河道走廊型人工湿地+入河口人工湿地”工艺,对周边农田退水、入库河流来水等进行净化,确保入库河流水质主控污染物(COD、氨氮、总磷)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加强环境应急防范。强化底线思维,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全环节督导、全渠道对接,不断完善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处理应急机制,实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上报制度,健全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在发生水污染事件后,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饮用水源安全。截止目前,安丘市生态环境总体稳定,环境风险可控,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通讯员 王涛 王晓川)
(安政办〔2023〕8号)
(安政办〔202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