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安丘市2023年汛期气候预测情况。
发布人
伦江涛 市气象局党支部书记、局长
张 娜 市气象局气象台台长
今年前期天气气候特点
(一)气温情况
今年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1月1日至5月31日,我市平均气温9.4℃,较常年同期(7.8℃)偏高1.6℃。与常年同期相比,各月气温均偏高。其中,1月偏高1.2℃,2月偏高1.3℃,3月偏高3.9℃,4月偏高0.8℃,5月份偏高0.9℃。
(二)降水情况
今年以来降水总体偏少,1月1日至5月31日,我市累计降水量85.4毫米,较常年同期(124.8毫米)偏少39.4毫米(偏少31.6%),较去年同期(49.4毫米)偏多36.0毫米(偏多72.9%)。与常年同期相比,1-5月我市各月降水量均偏少。其中,1月偏少1.2%,2月偏少65.2%,3月偏少100%,4月偏少3.3%,5月偏少26.8%。
2023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
(一)汛期预测
今年4月份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暖海温异常发展速度加快,暖异常变得更为显著,预计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年夏季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同时副热带高压偏强、偏西和偏北。利用动力模式和客观方法,综合考虑海洋、陆面以及其他大气环流和外强迫信号等因素在未来的演变及影响,预测今年夏季(6~8月份)我市降水量430~470毫米,较常年(400.7毫米)偏多1~2成;平均气温25.5~26.5℃,较常年(25.2℃)偏高0.3~1.3℃。雨季开始时间较常年(7月1日)偏早;麦收期无明显连阴雨天气。预计将有1~2个台风影响我市,发生极端强降水的概率大。
(二)各月预测
6月:我市降水量为60~70毫米,较常年(78.5毫米)偏少1~2成。平均气温为24.5~25.5℃,较常年(23.8℃)偏高。
7月:我市降水量为160~170毫米,较常年(145.0毫米)偏多1~2成。平均气温为27.0~28.0℃,较常年(26.4℃)偏高。
8月:我市降水量为190~210毫米,较常年(177.2毫米)偏多1~2成。平均气温为26.0~27.0℃,较常年(25.4℃)偏高。
我市气象部门汛期工作准备情况
1.压实主体责任。市气象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部署,扎实履行气象部门职责。根据上级气象部门汛期气象服务专题会议要求,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调整了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局领导和业务人员值班带班、应急值班制度,业务骨干全部安排在汛期气象业务服务第一线,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
2.夯实业务基础。组织对我市自动气象站、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等进行了巡检维护。制定了国家级台站传感器送检计划。对雨量传感器进行了现场核查,制定了核查流程。参加了潍坊市气象局组织的汛前应急演练。目前,我市各类气象装备储备充足,观测设备、通讯网络、业务平台等运行稳定良好。
3.提升预报精准度。加强灾害性天气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业务,及时订正潍坊市级指导预报、制作我市预报。建立了区域联防制度,与潍坊市气象局、上下游各县(市、区)气象局开展区域联防。制定了重大灾害性天气“叫应”流程,明确了“叫应”标准,对预警信息服务对象进行了更新备案,确保叫应信息准确、及时上传。修订了决策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完善了各项业务制度及流程。加强新资料的应用,提高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度。
4.加强部门联防联动。修订印发《安丘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反应能力。严格落实防汛抗旱、城市防汛等应急预案工作职责,加强应急预案与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关联性,进一步明确气象预警信号发布与应急响应启动条件。与应急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加强灾害性天气应急联动。围绕防雹增雨和生态修复,抓住有利时机,适时安全组织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提升人影(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
记者提问
请问刚刚解读的气候趋势预测,和一般的天气预报有什么差别?
伦江涛:一般的天气预报是对未来比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具体气象现象比如冰雹、暴雨、大风等作出预报。一般而言,天气预报的上限大约为两周,而更长一段时间的预报在国际上就叫“气候预测”,不是预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一天不是预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某一天的具体天气现象和要素(比如气温),而是预报未来某一时段内的天气的平均状况或气候状况。
气候趋势预测产品,其内容包括延伸期(也就是10到30天)、月、季节和年度的气候趋势预测结论,将为公众解答类似“未来一个月甚至一个季节降雨偏多还是偏少”“夏季温度偏高还是偏低”“汛期前期会不会旱涝并重”等问题。气候预测产品并非告知预测时间内的某一天具体天气情况,而是展示某个天气要素偏离气候态的趋势和程度。
普通公众使用气候预测信息的时候应充分了解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不同,客观认识气候预测结论的不确定性,合理使用预测结果。
汛期应重点关注哪些天气,会造成什么影响,如何防范?
张娜:汛期是我市天气最为复杂的季节,主要表现在降水比较集中,降水量占全年的61%,台风、暴雨、雷电大风、冰雹、高温、干旱也多发生在汛期,台风和暴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洪水及城乡积涝等次生灾害造成的影响大。如2018年以来的5年间有7个台风影响我市,而且基本都在7、8月份。汛期雷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对交通出行会产生不利影响;持续高温容易引发中暑,还可造成夏伏旱。
鉴于汛期复杂的天气气候特点,我们气象部门将加强值班值守,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最新天气预报预警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防汛抢险救灾工作提供重要气象保障服务。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公众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提高全社会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在此,也请记者朋友们及时宣传报道有关气象信息,感谢记者朋友们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