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295029C/2023-05236
  • 分  类:政策发布与解读 ; 
  • 发布机构:市政府办公室
  • 发文日期:2023-05-24
  • 标  题:发布会|“人才新政”2.0版来啦!
  • 文  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029C/2023-05236 分  类: 政策发布与解读 ;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3-05-24
标  题: 发布会|“人才新政”2.0版来啦!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发布会|“人才新政”2.0版来啦!

发布时间:2023-05-24

5月2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发布市委市政府最新出台的人才支持政策

 

发布人

惠守磊  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董虎虎  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宋伟栋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宋晓东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一级主任科员

史怀东  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副主任

人才新政的起草背景:

20219月以来,中央、省委、潍坊市委及我市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人才工作作了系统的部署和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单独成篇、一体设计、贯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对这一基础战略工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系统把握。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潍坊市委及我市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升级推出了人才新政2.0版。

 

人才新政2.0版主要内容:

人才新政2.05部分组成,共25条。

部分全力集聚各类人才队伍。聚焦急需紧缺的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青年人才”“海外人才等人才群体,针对性提出8支持举措,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生、技能人才等,提出了更具含金量的政策措施,助力我市相关产业转型升级

部分构建灵活开放引才机制。包括加快拓展引才渠道、推进企业精准引才、推进社会化荐才、提升人才发展集团运营水平4条措施,全方位布局引才网络、延伸引才触角,推动形成多方合力引才聚才、人才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

第三部分,提升人才平台载体能级包括搭建新型科创研发载体、加大人才飞地建设、推进人才工作站(点)建设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4条措施,充分发挥科创平台在产业创新支撑、科技人才培养、创新要素集聚等方面的虹吸效应,最大限度蓄积科技创新源动力。

第四部分,营造一流人才发展生态。包括保障高层次人才编制需求落实人才扶持奖励、优化人才安居保障提供优质生活服务建立人才荣誉激励制度等5措施,在编制管理、教育、医疗、安居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解决人才后顾之忧,着力构建一流人才服务体系

第五部分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包括完善人才工作格局、建立制约退出机制、落实容错纠错实施办法、推动工作措施落实4条措施,通过压实党管人才政治责任,将各方面工作合力凝聚起来,进一步推动各项人才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为使各项改革措施、创新政策落到实处,营造尊才、爱才、识才、敬才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我们正与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确保好用、管用、实用,让各类人才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今天的安丘,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尤其在决战决胜黄金五年的关键阶段,更加急需人才、渴求人才。我市将以人才新政2.0版出台为契机,持续厚植聚才用才的沃土,向内外各路英才伸出橄榄枝、发出英雄帖,吸引更多人才来安安居落户、创新创业。

记者提问

“人才新政”2.0版是在广泛调研、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聚才用才兴才机制。请问,在起草过程中,主要把握了哪些原则呢?

惠守磊:人才新政2.0在起草过程中,我们主要是把握了四点原则:一是贯彻上级精神。文件严格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中央、省委、潍坊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省委、潍坊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文件方向准确,内容充实,涵盖人才工作各领域。二是紧贴安丘需求。充分考虑我市产业需求、人才现状,坚持扬长补短、错位发展,有的放矢、重点突破,聚焦人才吸引力不足、结构不优、服务保障不到位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强、切实管用的政策措施。三是打造省内一流。广泛学习借鉴省内外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取长补短,无论是支持范围,还是支持标准,都略高于先进地区,惠才政策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先进、省内一流。四是预留提升空间。为保持政策发布后的稳定性、持续性,新政预留了一定的空间,确保政策可延伸、可提升;同时,部分政策条款只作了框架性规定,预留了配套政策的拓展空间。

“人才新政”2.0版是立足安丘实际需求制定的,请问整个文件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呢?

董虎虎:人才新政2.0是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潍坊市委及市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对标浙江嘉善、江苏张家港等先进地区经验做法,探索制定的系列措施。主要有个突出特点:一是注重衔接配套,更具系统性。政策顶层设计时,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下功夫、做文章,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政策形成过程中,注重与省、潍坊市人才政策相衔接,与我市产业政策相配套,做到互为补充、各有侧重,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比如,对新入选的国家级、省级泰山系列人才、鸢都系列人才以及新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等人才支持类政策,都是在省、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奖补,最大限度放大政策的激励效应。二是注重人无我有,更具创新性。以聚力打造产才融合发展为契机,根据安丘发展需要,在人才支持政策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对优秀企业家,一方面,完善企业家培训体系,规模以上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EMBA研修班培训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学费补助,范围由以往政策的工业企业扩大到规模以上企业。技能人才培育方面,对职工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给予企业一定奖励,并鼓励企业承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支持企业与各类职业、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等,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补助。三是注重人有我优,更具竞争性。重点对比江浙发达县级市及省内县市相近政策的补贴扶持力度,坚持外地能给的安丘也能给,外地已给的安丘更优惠,保持比较优势,彰显引才用才的诚意和态度。比如,针对一事一议人才,凡国内县级以上政府正式出台的针对顶尖人才的优惠政策,可采用政策漫游方式参照执行。

平台是配置资源要素的重要载体,也是集聚人才的“蓄水池”。请问“人才新政”2.0版与以前的政策相比,在提升人才平台载体能级方面有哪些调整变化呢?

宋伟栋:近年来,我市市级以上平台载体建设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备案工作稳中有进,平台质量有所提升,但在高科技、高产出、高附加值方面还有差距。对此,我们针对这一短板弱项,推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

一是支持搭建新型科创研发载体。对推动我市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研究院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给予重点支持对特别重大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可采取一事一议予以扶持。

二是加大人才飞地建设。支持企业在国内外重点人才来源地和城市建立离岸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前端孵化器等人才飞地在我市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并形成较大财税贡献的,经评估认定,给予10-100元扶持。

三是推进人才工作站(点)建设。鼓励企业建设教授(专家)工作站、博士创新站,并视发挥作用情况,每年一次性给予1-5万元工作经费补助。对我市在国内中心城市和欧美澳加日韩等发达国家设立的引才工作联络站(点),每年给予1-5万元工作经费,根据引才成效,市财政每年再给予一次性奖励。

四是支持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采用股权投资、知识产权抵押、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科技贷、成立基金等方式对新型研发机构给予金融支持。

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请问“人才新政”2.0版在集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群体方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支持措施呢?

宋晓东: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安丘市正处“冲刺第一方阵、决胜黄金五年”的关键期,尤其需要各类人才各司其职、各展所长、献智出力。对此,我们对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均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力求用最短时间集聚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全方位推动安丘蓄能起势。

一是顶尖人才筑峰计划。对引进符合我市重大发展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两院院士等国际国内顶尖人才(团队),采取一事一议、随引随议的方式,视人才和项目情况,给予最高500万元生活补贴和最高5000万元项目资助。同时,凡国内县级以上政府正式出台的针对顶尖人才的优惠政策,我市可采用政策漫游方式参照执行。

二是领军人才引领计划。对经我市申报入选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在享受上级支持政策的同时,再给予最高100万元经费资助;对经我市申报入选的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在享受上级支持政策的同时,再给予最高60万元的经费资助。以上人选进入答辩阶段但未通过专家评审的,给予每人一次性3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对柔性引进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以及其他相当层次的人才,按照其上年度在安纳税的实际劳动报酬,给予用人单位最高30%的引才薪酬补助。

三是高端人才激励计划。对经我市申报入选潍坊市一事一议引进人才的,在享受上级政策的同时,市财政再给予每人40万元的经费资助;入选鸢都产业领军人才的,按潍坊支持经费额度1:1配套;入选鸢都学者的,按潍坊支持经费的30%予以资助。

青年人才是新时代的主力军,技能人才是支撑制造业创新的重要力量,请问“人才新政”2.0版在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引育方面有哪些新的举措?

史怀东: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是安丘当前发展的主力军,我们有针对性地对青年人才和技能人才推出力度更大的举措。在青年人才引进方面,对来安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生活补助,较2018年《安丘市大学生生活补助经费发放办法》(安人社字〔201884号)有大幅提升,并将全日制大专毕业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具体来看:一是对企业、民办非企业、社会团体、事务所、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全职引进的以及来安自主创业的本科毕业生(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硕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符合条件的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2000元、6000元的生活补助,期限3年。二是对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全职引进毕业五年内的全日制大专毕业生,以及来安自主创业的全日制大专毕业生,符合条件的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期限3年。

在技能人才培育方面,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举措。一是设立鸢都·安丘英才称号每年选拔30名左右在相关行业和领域影响较大、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的技能实用人才,每人一次性给予5000奖励。二是鼓励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对职工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分别按照每人50元、100元、150元奖励企业。三是定期举办全市职业技能大赛,对获奖选手及所在企业给予1000元至5000元奖励,并对承担赛项企业一次性给予10000元奖励。四是对获得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技能大赛奖励的个人(团队),在享受上级政策的同时,市财政再给予1-2万元奖励。对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的,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奖励用人单位。五是支持企业与各类职业、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订单班”“冠名班等,对签订2年以上办班协议且该班次毕业生到办班企业就业率不低于60%的,按照每人1000元标准给予企业最高10万元补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