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301j/2018-64929 分  类: 政府工作报告 ; 文化
发布机构: 市文广新局 发文日期: 2018-04-02
标  题: 2018年安丘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推进情况信息-文化事项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2018年安丘市政府工作报告任务目标推进情况信息-文化事项

发布时间:2018-04-02

任务目标

工作进展

取得成效

后续举措

备注

保护好乡土文化特色,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持续抓好农家书屋、文化广场、体育健身等工程,将乡村建成农村群众的精神家园、人文家园。

依托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推进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建设。同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工作,深入挖掘、保护、展示乡村历史文化

目前,争取资金8万元,用于镇街区历史文化展室运行。今年,确定重点提升8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申请扶持资金60余万元,已完成设备采购清单及参数制作,正按程序进行招标采购。

加快资金落实,推进乡村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挖掘。

 

改造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协调推进青云山市民之家文化场馆建设,提升文化场馆服务效能

对市博物馆改造提升工作,已拿出初步方案,包括汉墓维修保护、整合石刻艺术资源等重点积极协调教育、住建等部门。

加快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协调。

 

大力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年内实现全覆盖。

今年,确定重点提升8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申请扶持资金60余万元,目前已完成设备采购清单及参数制作,正按程序进行招标采购。

加快资金落实,推进乡村设施建设。

 

组织开展“写安丘、拍安丘、画安丘、唱安丘”等系列活动,拍摄播出大型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安丘篇》、院线电影《爹娘》,讲好“安丘故事”,传播安丘声音,叫响安丘文化品牌。

加大安丘文化宣传力度。

整理非遗项目及传承人档案材料,积极联系中央十套栏目组。

加快对接。

 

深入挖掘安丘名人、名胜、名典等历史文化资源,搞好品牌定位、形象设计和核心价值提炼。

深入挖掘、保护、展示乡村历史文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南部山区生态保护工作,围绕整理“九名”资源,推动镇村历史文化展室建设

目前有18个镇村建有较为规范的历史文化展室;重点对管宁墓、王修墓、印台遗址等3处保护价值较高的遗址进行保护利用。启动《文化安丘》精华版编纂工作,目前,已邀请并征求了安丘文化学者意见建议,对内容编写进行了初步研讨。

继续做好资源挖掘,加快历史展室建设、乡村亮点打造工作。

 

扶持发展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等工艺品制作,丰富特色文旅商品,拉长文化产业链条,增创文化产业优势。

组织木版年画、安丘泥塑、安丘剪纸等非遗项目参加丰富多彩的春节文化活动支持非遗项目开展文旅产品研发,推进影视制作行业获得新突破,进一步激活我市文化创意产业

“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举办了青云湖文化庙会、“墨溪鼓巷”杯元宵文化活动、尼山书院国学冬令营等,加大了非遗项目宣传力度。近期又组织木版年画、泥塑、剪纸等参加潍坊市外事礼品展评会,优先推荐与外事部门签署采购协议。推荐2人参加由省文化厅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葫芦雕刻技艺培训班。已报省局审批3家影视制作单位,数量居潍坊市前列。

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非遗展览会、京剧艺术节、中国·安丘桃花节等品牌文化活动,组织好“文化四下乡”活动,完成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1万场次以上。

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

开展了“魅力安丘”摄影展、迎新春非遗展览、免费艺术培训班学员走进敬老院、书画下乡、下基层文艺辅导、民俗艺术辅导举办了春季免费文艺培训班;举办了送春联下乡、送书下乡、元宵灯谜竞猜、第四届读书朗读大赛等系列活动,尼山书院国学讲堂已开展4次;举办了欧亚美艺术陶瓷展、民俗展、石刻展3个展览;举办了2018年戏曲春节晚会暨首届戏曲票友大赛颁奖晚会、第三届京剧艺术节暨市民免费看大戏活动。“一村一年一场戏工程”、电影放映已完成100余场次。

创新举措,开展更接地气的群众文化活动。

 

树立“文化+”理念,推动文化与生态、旅游、农业等业态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博雅艺术小镇、青云山民俗、齐鲁酒地休闲运动小镇等文旅融合项目。

打造好“非遗之旅·相约安丘”品牌,积极筹备第二届文化消费季活动

已为齐鲁酒地积极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博雅艺术小镇继续正在筹备举办大型非遗展。目前,正在积极发动文化企业签约参与活动,上报了10家企业,通过努力获省文化厅审核的有8家。同时,上报了主题活动24项。

加快产业园区培育,繁荣文化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