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316467W/2024-02065
- 分 类:年度计划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发布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2024-01-15
- 标 题:安丘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要点
- 文 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 11370784004316467W/2024-02065 | 分 类: | 年度计划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发布机构: | 市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4-01-15 | ||
标 题: | 安丘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要点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安丘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生态、融合、开放为主线,在全国层面探索新模式、创争新亮点。重点抓好五个方面工作:
第一,抓实生态产业化,打造全国首个全域生态农业县。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推进安丘标准完善提升。配合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码”,推动开展“生态原产地码”认证,积极参与制定全国首个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团体标准,推动安丘标准引领国际标准。
二是提升农产品检测质效。用好用实农产品检测结果,全面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99%以上。
三是打造全国首个区域农业内循环体系。争取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县项目,在全市示范布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机构、设施。持续推进有机肥替代、统防统治、绿色防控,农膜、地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4%、84%,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以上。规范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
四是大力发展生态设施农业。制定县级生态农场标准,在全市培育生态农场50家。高质量完成高效特色设施农业提升项目,通过吸引国企投资、社会资本融资等方式,发展蔬菜、瓜果、食用菌为主的生态果蔬大棚5万亩。
第二,突出产业融合化,打造农业三产融合新标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加快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发展。争取省大姜全产业链提质增效项目、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补助等项目,高质量建设潍坊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等“国字号”平台,构建汇润、圣川等功能性保健食品产业链,助力加强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企业招引、项目配套。
二是培育提升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安丘大姜、辉渠小米、柘山蜜薯等特色产业和粮食、瓜菜等优势资源,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数字果园、数字菜园示范10个以上。
三是培强100家新型经营主体。制定分类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提高精深加工能力,积极拓宽预制菜、健康食品、调味料等产业规模档次。探索构建“辅导员+服务中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服务体系,培育潍坊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家庭农场15家以上。
第三,探索共富模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一是优化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斧创、驰瑞、中化MAP为主体,支持建设20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打通“一站式”为农服务渠道,新流转土地1.5万亩,大田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
二是推行共富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组建“共富公司”,探索镇村户共富模式,梯次推进100个共富村庄建设,盘活农村集体资产,抱团发展产业项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0%以上。
三是拓延农产品营销模式。依托市销售专班、农发集团,积极对接鹏欣集团、海亮集团等全国头部集采商,推动农产品直供京津、长三角、粤港澳高端市场。
四是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平台,搞好权证抵押服务,完成抵押贷款3000万元以上。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仲裁,加强防范工商资本流转土地风险。探索推广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实行“一村一码”,全面建立村级收入“扫码收款”制度,实现村级收、支闭环管理。
第四,聚焦片区化领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是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区。立足相对成形、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在东部打造景芝临浯蔬菜示范区,中部打造兴安产业融合示范区,南部打造官庄果蔬示范区、石埠子草莓樱桃示范区、辉渠农文旅示范区,西部打造凌河大姜产业示范区,每区各有特色,互为补充,同步展开,梯次推进。
二是打造14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突出连片规划、连片建设,做好“土特产”及优势产业文章,优先选定打造1-2个亮点片区,兼顾打造3-4个蝠翼片区作为递补,形成点线结合的格局。
三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三年计划及农村基础设施网建设计划,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增省级和美乡村14个。
四是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实施2024年衔接资金项目,支持脱贫重点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开展“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持续实施小额信贷、富民生产贷等,开发安置公益性岗位,年帮扶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
第五,聚焦主责主业,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一是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2.7万亩以上,产量6.8亿斤以上。高质量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认真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小麦、玉米亩均单产实现新提升。建设景芝镇吨粮镇,吨半粮示范点2000亩。
二是开展名特农产品认证行动。针对我市农产品品牌不响、社会知晓度不够、没走出去的问题,在全国打响3-5个农产品品牌,年内培育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以及特质农品、良好农业规范(GAP)等国家品牌农产品20个。
三是支持安丘农产品“走出去”。支持企业开展全球采购基地国际认证,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依托国内高端展会,共建交流平台、深化贸易洽谈,持续拓展“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