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目标任务
|
工作进展
|
取得成效
|
后续举措
|
1
|
借力国字号机构平台,制定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团体标准,让安丘生态农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
|
发布并实施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团体标准,起草完成生态大姜团体标准。
|
1.参与制定的《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通则》《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工作导则》2个国家级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斧创生态大姜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
2.同潍坊学院联合制订的生态果园灌溉系统行业标准成功立项,并申报成立生态农业数字化溯源技术潍坊市工程研究中心。
3.成立安丘市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服务协会,起草完成生态农场、生态大姜系列团体标准。
|
继续做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评定,分品类制定特色农产品生态标准,搭建“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矩阵。以大姜、蜜薯、小米、大桃为突破口,形成一产业一体系,品牌赋能推动农业一二三产高质量融合发展,形成安丘农业产业新优势。
|
2
|
成立生态农业产业联盟,携手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码、生态原产地码认证,构建“双码一标”认证体系,为安丘产出的优质农产品贴上最安全、最放心的“生态标签”,打造生态农业“安丘样板”。
|
持续完善“数字农安”建设,开展“双码”认证。
|
1.联合中检集团开发使用生态大姜原产地溯源码,实现生态大姜由中检集团溯源背书的“双码”认证。
2.安丘市人民政府、中检计量有限公司、斧创(上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3.与中检集团溯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架构安丘创新探索生态原产地产品(初级农产品类)评定和溯源服务新模式,筛选13种特色农产品进行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
|
依托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广电子安全码、生态原产地产品溯源码和生态种植标准,以有效数据赋能形成品牌信用优势,拓展北京、上海等高端市场,以数据驱动引领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
3
|
加快青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大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探索推广“小麦+水果玉米”“姜麦连作”等种植新模式。
|
生态大姜产业园按计划顺利施工。宣传推广“麦姜连作”等种植新模式。
|
1.生态大姜产业园项目4月18日开工并按计划顺利施工,2万吨恒温库建成投用。选择15个大姜变异品种资源在生态大姜示范园开展株行圃鉴定比较,并邀请相关专家教授进行技术指导。
2.开展麦姜连作、薯姜连作等新种植模式示范。
|
持续服务斧创生态大姜产业园项目,推动项目建成达效。
|
4
|
建立全国首个国际农产品标准信息库,争取设立全国唯一的农产品标准比对研究中心,让世界标准走进安丘、安丘标准服务全国。
|
常态化维护完善出口农产品实时标准库,为全国农产品出口企业及基地提供标准信息服务。
|
建立涵盖50个国家和地区、1200个农产品标准的实时查询比对数据库。扩展“农安宝”APP标准限量一键查询比对功能,方便企业了解国内外标准差异。
|
不断完善升级农产品标准信息库,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国外法规指导,参与国家层面的国外技术壁垒应对。
|
5
|
积极争创全国特色农业服务出口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全球采购基地国际认证,鼓励建设海外仓,进一步拓宽农产品出口渠道,年内农产品出口额增长8%以上。
|
为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常态化提供标法咨询、风险预警、破解壁垒等服务。
|
1.为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解答技术难题136次,免费提供标准309份,助力山东三涛食品等企业开拓瑞士、西班牙、美国等市场。
2.编制服务导刊6期,免费发放1200余册,录制培训视频12期;发布风险预警134次,共计1500余条,帮助企业及时规避贸易风险。
3.撰写提报通报评议、贸易关注、国办约稿40篇,其中撰写的4篇特别贸易关注被海关总署采用并函询外方,为国家层面破解国际贸易壁垒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建议。
|
整合原政务服务大厅资源,建设国际农业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创新开展标准比对、数字农安、“双园双仓”贸易、产销撮合、新农服、双向成果转化、通关便利化等从产业端到出口端全流程服务,推动我市农业产业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
|
6
|
新建20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引导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生产,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
|
在全市宣传推广一站式、集成式社会化服务。
|
建成20处乡村振兴服务中心,联合金融机构对大姜存储企业培训解读大姜仓单质押和贷款政策;联合安盟财产保险启动实施大姜成本保险,推动生态大姜保本增收。
|
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生态农场-科研院所-企业双向有序沟通,将更多中试成果转化落地。推动农机农艺深度整合,为种植主体提供农机农艺融合化全链条服务。
|
7
|
加快红发夫酵母虾青素、红参海苔深加工等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深度开发大姜系列药膳食品、健康食品,打造功能性保健食品新高地。(任务内容为加黑部分)
|
打造生态大姜精深加工系列产品。
|
1.生态大姜产业园生态大姜综合加工区和加工生产用水处理循环再利用项目建成,明年投入使用。
2.斧创集团联合江西晟启集团共同研发生姜低温洗烘、姜粉加工和姜油萃取等新技术
|
加快推进斧创生态大姜产业园项目,集聚关联企业、增强辐射带动,提高农产品本地加工率和产品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