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2950377/2021-06527
  • 分  类:政策解读材料 ; 教育
  • 发布机构:市教育和体育局
  • 发文日期:2021-09-18
  • 标  题:【材料解读】《安丘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
  • 文  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0377/2021-06527 分  类: 政策解读材料 ;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和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1-09-18
标  题: 【材料解读】《安丘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材料解读】《安丘市教育和体育局关于做好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9-18

  一、出台背景

  近年来,国家、省、市相继出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等指导意见,明确要求要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就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育人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些都亟需通过进一步规范作业、睡眠、体质等方面的管理,为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决策依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40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1 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教基字〔2021〕9号)等文件。

  三、出台目的

  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与期盼,落实国家关于“双减”工作要求,进一步优化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重要举措

  (一)优化作业管理。各校要加强对学生作业的规范、有效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初中学生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严禁让家长或同学之间批改作业,严禁利用微信群布置家庭作业和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合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争取让学生在延时服务课上完成家庭作业。学校要加强对每天课外作业量的协调和控制,建立作业量登记、公示和定期测评反馈制度。

  (二)细化睡眠管理。学校要保证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达到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原则上,走读生早上统一到校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不早于7:30,高中不早于7:0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联合家长做好走读生作息指导,晚上休息时间小学生不晚于21:20,初中生不晚于22:00,高中生不晚于23:00。原则上,寄宿制学生早上统一起床时间,初中不早于7:00,高中不早于6:30;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高中不晚于21:30。不得将晚自习时间分配到各学科进行上课或补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组织走读学生参加在校晚自习。寄宿制学校应确保学生中午休息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晚自习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回寝睡眠,宿管值班领导、教师要加强学生睡眠巡逻管理。各中小学校要通过讲座、家长会、网络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居家期间作息时间制度的落实工作。

  (三)强化手机管理。坚持有限带入校园原则,通校生原则上不得让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住校生确需带入的,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校要通过设立校内公共电话、建立班主任沟通热线或提供其他便捷联系途径,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避免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指导家长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

  (四)净化读物管理。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订购教辅资料。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不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学校要以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为主,根据中小学生年龄特点配齐配足必读书本和选读书本。要对学校现有图书开展全面排查清理,凡有内容不健康、与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相违背、不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一律下架处理。要加强党史、革命史、思想政治理论及其他学科理论读物的阅读引导,积极开展书香校园创建,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五)深化体质管理。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履行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职责。引导学生科学锻炼,掌握健康知识。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程,严禁随意挤占、挪用。因天气原因,室外体育课可调整为室内健康教育课,但不得取消。规范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寄宿制学校坚持早操制度,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体育课堂要严格落实“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确保开展的运动技能指导符合规定,运动量达到要求,让学生掌握1-3项运动技能。学校每年至少举办1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学校每学年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建立体质健康档案,针对健康不达标的学生开展健康干预,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学校要按照规定开设健康教育课,配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健教师、心理健康教师。

    五、解读部门及咨询方式

    解读单位:市教育和体育局

    解读顾问:李启源

    咨询电话:439528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