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2950377/2017-00483
  • 分  类:通知公告公示;总结报告;市直部门 ; 教育
  • 发布机构:市教育局
  • 发文日期:2017-12-08
  • 标  题:安丘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 文  号:安教字﹝2017﹞52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有效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0377/2017-00483 分  类: 通知公告公示;总结报告;市直部门 ; 教育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17-12-08
标  题: 安丘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文  号: 安教字﹝2017﹞52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安丘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7年)

发布时间:2017-12-08

  去年以来,安丘市积极落实国家和山东省、潍坊市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规定,持续加强政府统筹,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为全面展示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交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现将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数据起止时间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

  一、基本情况

  (一)规模和结构

  安丘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2所,包括全日制中职学校1所、非全日制中职学校1所。其中,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全日制学校,融职业中专、普通中专、三二连读大专和长短期培训于一体。学校占地378亩,建筑面积近11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6000名学生在校食宿学习。山东省安丘中等专业学校为非全日制成人中专学校。我市目前有高中阶段在校生1.9万人,其中中职在校生近5000人;今年中职招生近2000人,比去年增加200余人。

  (二)设施设备

  安丘市职业学校占地580余亩,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有数控加工、机械加工、焊接钳工、维修电工、计算机等校内专业实训室60个,校内实训基地37个,有现代化数控车床、焊机、电工电子等实训设备4000台套,实训设备总值5900万元,图书总量17.6万册。其中,今年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新增教学设备254万元,用于购买机器人3D打印机、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0.66万元,生均增加0.03万元。今年共有实习工位数2275个,生均增加0.037个。纸质图书16.2万册,生均图书30.4册,较去年增加0.4册。

  (三)教师队伍

  安丘市注重职校教师培养,改善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爱岗敬业的职校教师队伍。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8人,生师比为15.4:1;其中,双师型教师 154 人,占专任教师的 57.5%;学校外聘兼职教师34人,占专任教师的12.7%;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264人,占专任教师的 98.5%,研究生6人,占专任教师的2.24%;目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42人,占专任教师的15.7%。与上一年度相比,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本科研究生比例、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较上年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素质

  为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我市始终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作为德育常规工作,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通过班班参与、系部选拔、学校推荐,有近2000名学生、1769件作品参加了潍坊市及以上比赛。在第十三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有36件征文演讲类、12件职业生涯规划类、25件摄影类、3件微视频类、26件才艺展示类作品获得预赛一等奖;在决赛中,我市报送的《工匠之花隔代红》获二等奖,有5件作品获优秀奖,有2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奖。2016—2017学年度,我市中职学校学生毕业率达98%以上,文化课合格率94.9%,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6.7%,体质测评合格率为68.5%,较上年度有明显增加。

  (二)就业质量

  2016-2017学年度,我市职业学校安置学生1210人,就业率达到99.1%,比去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对口就业率92.3%,与去年基本持平。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好转,机电、电子、学前教育等专业及专业类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初次就业起薪2400元,比去年有明显提高。其中,航空服务专业4000元以上,机电3000元以上,学前教育专业2500元以上。

  三、质量保障措施

  (一)专业布局

  安丘市职业学校专业开设情况表

学校名称

开设专业名称

安丘市职业中等

专业学校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

机电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焊接技术应用

电气运行与控制

航空服务

汽车运用与维修

计算机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

会计

电子商务

旅游服务与管理

学前教育

食品生物工艺

山东省安丘中等

专业学校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

工程造价

机械制造技术

机电技术应用

数控技术应用

汽车运用与维修

计算机应用

电子技术应用

通信技术

中医康复保健

会计

市场营销

旅游服务与管理

学前教育

  其中,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焊接技术应用、航空服务等14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2个专业为山东省重点专业,计算机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2个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会计、焊接技术应用2个专业为潍坊市重点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焊接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电气运行与控制、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5个专业为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另外,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会计3个专业为三二连读大专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5个专业可参加春季高考,学生毕业后可升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工程职业学院、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潍坊学院等山东省内普通本、专科院校学习。

  安丘市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安丘模式”要求,根据当地产业发展,设立了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为安丘食品加工企业、餐饮业、质量监督部门培养食品加工生产、工艺设计、工艺技术管理、质量安全控制、营养配餐、营养卫生指导、食品质量分析检测等一线技能型人才。

  (二)质量保证

  今年6月份,我市成功承办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比赛,勇夺三枚金牌、一枚铜牌,对提升我市城市影响力和知名度,建设实力安丘、彰显安丘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也为我市加速形成技术、人才和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机器人产业规模奠定了基础。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齐鲁网进行了宣传报道。11月份,我市再次承办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维博特•弘瑞杯”3D打印装配与应用技术项目比赛,夺取2枚金牌。目前我市共在国家级比赛中获得16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

  (三)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我市根据省编办、教育厅、财政厅和人社厅《关于印发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机构编制标准的通知》(鲁编办发﹝2013﹞11号)要求,已于2015年3月上旬完成了对中职学校的教师核定工作。

  我市不断加强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结构日趋优化,整体素质持续提升。在师德方面,注重教师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培育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无私奉献的服务理念。在外出培训方面,依据专业需求,选派25名骨干教师外出培训,并举办专题讲座,提升了学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在校本培训方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圆满完成校本培训任务。同时,注重组织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锻炼,选派了140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组织技能比武4次,提升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四、校企合作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职业学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把校企合作作为长期、持久发展的重要支柱,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建立起了科学、高效的运行机制。一是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和校企合作办公室,联合福田雷沃、长安铁塔、歌尔声学、共达电声等 11 家企业的主要领导为委员会成员。委员会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制定工作计划,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安排工作任务。二是完善制度,建立合作保障。为保障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校企共同研究出台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校企合作办公室工作职责规范》、《关于校企合作项目运行的指导性意见》等规章制度。三是创新工作,拓宽合作领域。指导开展了全方位的校企合作项目,实行订单培养,与企业共同制定招生计划,明确订单培养目标。本年度,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收订单班8个。建立了58家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比去年增加2个。组织学生到企业车间参加实训400多人。注重生产与技术交流,搭建起了校企双方人才交流和技术合作平台,外聘教师和学校教师挂职锻炼成为常态。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发挥学校师资、设备优势,为当地培训专业技术工人1100多人。四是大胆探索,开展改革试点。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歌尔精密制造正式签约,联合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推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

  (二)学生实习情况

  本年度,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共安排两批学生1100余人先后到福田雷沃、歌尔声学、歌尔精密机械、汉唐新能源汽车、潍坊恒安散热器等单位进行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在职业学校成立生产实习与就业指导办公室,具体负责学生校外实习工作,教务处和各专业部予以积极配合。学生实习前,职业学校对带队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职业道德、遵规守纪、吃苦耐劳、安全稳定、人际交往方面的培训。实习中,选派优秀班主任和优秀专业教师带队,引入学徒制模式,带教师傅与学校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双方明确管理范围、时间段和管理权限,相互配合,实现了“无缝隙”管理。职业学校重视学生校外实习安全工作,签定《生产实习安全保证书》,制定《学生生产实习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实习结束,职业学校组织带队教师、企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考核,对每名实习学生做出鉴定,作为学校对班级、学生考核的重要项目记入考核总成绩。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

  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牵头成立潍坊市数控加工技术职教集团,牵头成立了安丘市校企合作协会,参与了潍坊市机电技术应用职教集团。职业学校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对专业建设、教育教学及有关合作项目进行论证和研讨。通过职教集团网站,与各成员单位链接,及时交流合作信息。集团内学校、企业的设备、师资等资源共享。在就业合作、招生就业方面定期交流协作。通过集团化办学,提升了我市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社会贡献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我市职业学校为企业输送技能人才1200余人,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我市职业学校积极开展社会调研和企业调研,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今年,经调查,企业对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率达到98%。

  安丘市职业中专参加各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时间

项目

奖次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2016.10

工业产品CAD

潍坊市一等奖

徐华强、李文强、

王刚、刘彦春

陈志军

王瑞伟

2016.10

数控铣技术

潍坊市二等奖

陈凡

崔华伟

2016.10

网络搭建与应用

潍坊市二等奖

李洪刚、李浩

李国良

2016.10

网络安全

潍坊市二等奖

李洪刚、李浩、

曹桂乐

李国良

2016.10

机械装调

潍坊市三等奖

都志徽

孙雷

2016.10

会计信息化

 

潍坊市一等奖

潍坊市一等奖

潍坊市一等奖

潍坊市二等奖

杜树芹

陈佳琪

王梦瑶

曹凯玉

刘爱超

刘爱超

刘爱超

刘爱超

2016.12

会计信息化

山东省二等奖

杜树芹

刘爱超

2016.10

焊接

潍坊市一等奖

付立民

宿海龙

2016.10

机器人技术应用

潍坊市二等奖

宿莲强、贺捷畅

董金龙

2016.10

机器人技术应用

国家级一等奖

宿莲强、贺捷畅

董金龙

2016.11

工业产品CAD

山东省一等奖

徐华强、李文强

陈志军

2016.11

工业产品CAD

国家级特等奖

国家级一等奖

韩凯凯

彭鑫

陈志军

2016.11

电气安装与维修

潍坊市一等奖

郭勇、赵英杰

胡乔生 李增辉

2016.12

模具制造技术

潍坊市二等奖

尹玉琪、王彦琦

陈华安

2016.12

建筑信息模型(BIM)

国家级一等奖

国家级一等奖

王智勇

杨波

陈志军

2016.12

3D打印技术应用

国家级一等奖

国家级二等奖

王智勇

杨波

陈志军

2016.12

电子商务技术

潍坊市一等奖

曹世龙、李伊凡、朱晓丽

刘秀花

李治华

2016.12

移动商务

山东省一等奖

韩文轩、曹世龙、张恒恩

刘秀花

李治华

2016.12

移动商务

国家级三等奖

韩文轩、曹世龙、张恒恩

刘秀花

李治华

2016.12

单片机电子技术应用

潍坊市一等奖

周金阳、李伟

高中华、王敏杰

2016.12

单片机电子技术应用

潍坊市一等奖

傅世德、付维旭

王国成、王敏杰

2016.12

汽车机电维修项目

潍坊市二等奖

曹仆

王大林

2016.12

汽车维护保养项目

潍坊市三等奖

郭洋、陈仁涛

张爱国

2017.01

数控车加工技术

山东省二等奖

刘冠宇

苑世亮

2017.04

数控铣技术

国家级三等奖

闫浩

崔华伟

2017.04

电气安装与维修

山东省三等奖

郭勇、赵英杰

胡乔生 李增辉

2017.05

BOTBALL未来农业挑战赛

国家级二等奖

周金阳、任建宇

高中华

2017.05

BOTBALL未来农业挑战赛

山东省一等奖

周金阳、杨学凯

高中华

2017.05

WER工业时代能力挑战赛

山东省一等奖

任建宇、朗圣民

高中华

2017.05

WER工业时代能力挑战赛

山东省二等奖

李继涛、傅世德

高中华

2017.05

全国创新观摩课《图层蒙版的应用》

国家级三等奖

刘秀花

刘友仁

姚同见

2017.05

通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护

国家级三等奖

李龙

王振运

2017.06

工业产品CAD

国家级一等奖

徐华强、王刚

陈志军

2017.06

建筑信息模型(BIM)

国家级一等奖

国家级二等奖

韩凯凯

杜振清

陈志军

2017.06

机器人技术应用

国家级一等奖

宿莲强、贺捷畅

董金龙

2017.07

BOTBALL未来农业挑战赛

国际第四名

周金阳、任建宇

高中华

2017.07

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筑起心灵的防火墙》

潍坊市三等奖

张存存、刘秀花、姚同见

 

2017.07

山东省创新观摩课《图层蒙版的应用》

山东省二等奖

刘秀花

 

2017.07

汽车综合维修项目

潍坊市二等奖

倪凡

张爱国

2017.07

汽车综合维修项目

潍坊市三等奖

李文鑫

张爱国

2017.07

汽车综合维修项目

潍坊市三等奖

李好清

张爱国

2017.07

汽车综合维修项目

潍坊市三等奖

李开放

张爱国

2017.08

省信息化教学课件《筑起心灵的防火墙》

山东省三等奖

刘秀花、张存存

 

  (二)社会服务

  我市中职学校坚持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的宗旨,在培训形式上形成了订单式、开放式相结合的多样化模式,大力开展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各类培训业务,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作为潍坊市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定点机构和安丘市复退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共培训新型农民工 8000余人。

  (三)对口支援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东西部学校结对帮扶工作的指导意见》,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结对帮扶,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促进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该校管理水平,推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根据潍坊市与重庆开州区职业教育东西协作工作安排,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重庆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企合作、校校联办”和电子类专业两个方面进行合作。“校企合作、校校联办”主要方向为“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电子类专业每学期互派1名教师挂职,我市派出2名电子专家和1个专家团队到重庆开州区巨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诊断电子专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经济和国家未来发展方向调整专业方向,援建电子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和双创基地。

  六、政府履职

  (一)经费保障落实到位

  我市认真落实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机制,为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困难学生发放政府助学金,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按比例拨付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政策措施扎实有力

  职业学校自主设置专业、制定教学计划、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改革等,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在教师编制方面,实行分配和聘任两种方式,每年按计划分配新教师到校。聘任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毕业生留校任教,解决了专任教师短缺问题。投资270万元,在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建设了安丘市电商创业培训中心,与山东网商集团、京东、阿里巴巴先后签约,共同进行电商运营联合办学。

  七、 职校党建工作情况

  (一)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建设过硬党支部

  职业学校以支部为单位制定了学习方案和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每月开展1次集中学习,每月组织1次支部生活日活动,在支部生活日活动增加了重温入党誓词、现场交纳党费、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环节,每季度举办1次党课。邀请市委党校学管科领导上党课,提高了党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邀请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党的十九大代表来职业学校宣传十九大精神,将十九大精神及参会经历与母校共同分享,极大激发了全体师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豪情。

  (二)开展扶贫帮扶,解决群众难题

  一是积极开展包村联户包靠村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投入5.37万元,建设水利设施配套工程,解决了包村大棚灌溉难题。二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组织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4名干部,分为8个小组,对两个镇的41户困难群众进行精准扶贫帮扶关爱,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做细党务工作,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流程,完成了预备党员的接收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壮大了党员队伍。完成了“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党员的信息录入工作,并组织党员进行了注册和微信号关注,注册率达100%。根据职业学校系部调整结果,对各支部党员进行了科学调整,便于党员参加组织活动。关心关爱困难党员,为因公牺牲党员家属和困难党员及时送达生活补贴和慰问金,使他们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安丘市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存在生源不足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将通过扎实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系列政策,深入实施改革,做强、做精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提升职业学校师资水平。建立政府部门、行业企业、中职学校协同培养教师的新机制。从引进、培训、实践、培养四个方面,多层次、全方位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定期参加企业实践和挂职锻炼,使教师的执教能力不断提高,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的有效衔接。

  二、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行业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对企业在校企合作达到一定标准、在举办职业教育或在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改革、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师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享受税收减免、补贴、授予荣誉等优惠政策,解决职业学校有心、企业无意,校企合作的形式单调,企业和职业学校互动合作积极性不高问题。

  三、加快职校内涵发展步伐。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发挥技能大赛的引领作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积极参加“文明风采”大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做好山东省示范特色学校创建和专业认定,积极做好省和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创建,增强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安丘市教育局

  2017年12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