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295010F/2020-28758
  • 分  类:总结报告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发布机构: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
  • 发文日期:2020-07-08
  • 标  题: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2020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 文  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010F/2020-28758 分  类: 总结报告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发布机构: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 发文日期: 2020-07-08
标  题: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2020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2020年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0-07-08

   

  潍坊市生态环境局安丘分局2020年上半年 

  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的“交账”之年。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保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2020年1-6月份,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8,PM2.5平均浓度47ug/m3SO2平均浓度11ug/m3NO2平均浓度25ug/m3环境空气优良天数为138天,优良率为75%,达到“决胜2020”控制目标;3个市控以上河流断面水质指数8.74、8县市第3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率100%。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1.严格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摆在绝对优先位置,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召开16次会议研究部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根据“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要求,8个专业委员会,分工负责落实行业生态环境问题。制定了《安丘市“决胜2020”污染防治攻坚方案》等13个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职责,压实责任,传导压力,积极构建各司其职、齐抓共管良好局面,全市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着增强。 

  2.加速推进环保问题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制发整改措施台账、责任清单,以鲜明的态度、果断的措施、严格的标准,强力推进八大类(三级五次环保督察、1+1+8驻区督察、省委巡视、省审计)环保督察巡视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截至目前,5次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共31项,已整改完成22项,达到序时进度9项;共交办信访件177件,已全部办结销号。其余3次反馈问题23项,已整改完成4项。特别是玻璃钢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整治,经过10轮次排查整治,全市126家玻璃钢企业,已关停取缔50家,提升改造64家,转产8家、在建4家,已完成整治任务。 

  3.全面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优化产业布局。完成13个镇街区的“三线一单”编制工作,积极推进13个工业园的区域、规划环评,严把项目准入关。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完成全市1770家用电单位地毯式排查,对70家“散乱污”企业进行综合整治。严格执行铸造行业产能置换,推动19家铸造企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完成22家重点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完成全市714家固定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排污许可发证登记1200余家。积极推行节能环保整体解决方案,对6家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继续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成泰山石膏烟气提标改造,对全市31个窑炉、129个燃气锅炉进行专项排查整治。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加强机动车检验机构监督检查力度,联合交警、交通部门在北海路定期开展路检路查。完成292台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划定非道路移动机械低排放控制区。加强扬尘综合治理。借助“一市一策”、道路积尘走航监测等成果,督促建筑工地落实“六个百分之百”,提升道路扬尘综合整治水平。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制发《安丘市秸秆禁烧管理办法》,成立了6个督导组在春耕和夏收阶段开展专项巡查,强化各镇街区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实施夏季VOCs专项整治。开展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检查,召开全市加油站VOCs治理执法会议,对全体环境执法人员、各镇街区环保办负责人、各加油站站长共150人进行了业务培训和现场检查演示,并印发实施《安丘市加油站油气回收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0余人次,检查加油站70余家。全面加强工业企业管控,实施错峰检修,提升治污设施“三率”(收集率、运行率、去除率)。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机制。制发《安丘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高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建立以用电监控为核心的企业排污智能管控系统,全市323家企业已有210家完成安装。 

  4.不断加快水污染防治。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水平,推进2个污水处理厂水质提升工程进度,将出水水质提标至地表水“准四类”标准。实施涉水企业综合治理,建立重点涉水企业名录(59家),全面核查企业执行排水标准及达标情况。开展雨水排放智能监控,确定对鲁安药业、怡力精密制造、闰成石化3家重点企业开展雨水排放智能监控试点。紧盯保好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差水(未达到Ⅲ类水质的水体),研究制定《汶河黄旗堡桥、浯河环湖路桥断面水质达标方案》,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3个方面提出11项措施,建设8个重点项目。开展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摸排渠河、汶河、浯河80多个突出环境问题,分类施策、全面清理。加大工业企业点源整治力度,成立5个检查组,开展常态化夜查行动,严厉打击偷排偷放、超标排污等环境违法行为,积极构建“点、线、面”三级防控体系。同时,建立全市水环境质量通报制度,对全市在14个镇街区设置30个河流监测断面,实行月监测月通报,对发现的超标断面,督促有关镇街区落实河长制责任,全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5.稳步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慎始如终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作,做到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和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废水及时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建立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对纳入审批正面清单的项目简化或豁免环评手续,对纳入执法清单的27家企业免于现场执法检查,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有序生产。紧盯“一废一库一品”(固体废物、危废库库、化学品)、核与辐射安全等领域,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做到“五清”,即底数清、情况清、问题清、责任清、措施清,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做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对工业用地、农业农地转换为住宅、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用地的5块地块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5月份完成62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 

  6.全心全意护航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环评告知承诺、豁免管理改革,累计审批建设项目138个、备案管理1100个,办理总量确认120家、应急预案180家,环保竣工验收70家。全力推进执法工作提速增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300余人次,检查企业1200余家,处理信访投诉376件,立案处罚85件、同比增254.1%,罚款421.9万元、同比增长118.6%,办理重大案件6起、同比增长20%。完成环境监测410余项次,其中执法监测200项、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测70项、地表水水质监测75项、环境噪声质量监测30项。开展“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权力制约监督”专项整治,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环保铁军。稳步推进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和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完成人员划转和档案审核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看,我市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均稳步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也面临着一定的压力。其中,水环境质量方面,市控以上河流断面难以稳定达标;设置在各镇街区的30个断面,受畜禽养殖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直排等因素影响,多数未达标。大气环境质量方面,PM10平均浓度82ug/m3(控制目标80ug/m3O3平均浓度167ug/m3(控制目标160ug/m3未达到“决胜2020”年度控制目标。土壤环境质量方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开展不均衡,部分镇街区重视程度不够,投资较大,存在等靠思想,工作推进不快。已建成的42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由于年久失修管护不够,大部分运转不正常,影响出水水质,作用发挥不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抓好水环境治理。坚持污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推进水资源合理利用、水生态修复保护、水环境治理改善“三水并重”,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是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把水环境质量改善作为重中之重,以系统性、综合性、流域性的治理思路,统筹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共治,系统谋划“十四五”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二是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制定“一河一策”水质提升方案。针对COD、氨氮、色度等关键超标因子,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制定渠河、汶河、浯河水质提升方案,综合施策,实现稳定达标。三是建立联合调度工作机制。浯河、汶河已断流,两个断面上游来水均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对考核断面冲击较大,拟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市住建局、市水利局、牟山水库运维中心建立定期放水机制,一方面冲击河道内死水,冲刷污染物,提高断面水质指数;一方面加快推进两个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进度,加大特殊时间节点的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出水水质。四是从严从速开展“清河行动”。针对河道内存在的畜禽养殖废水和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垃圾等问题,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对全市各河流开展“清河行动”;参照秸秆禁烧模式,市里将成立督导组,对“清河行动”进行通报,有关结果呈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阅示,确保每一个问题都整治到位,彻底消除影响水质的突出问题。 

  (二)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治理。一要聚焦工业污染精准发力。重点抓好火电、燃煤企业的深化治理,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到2020年底全市煤炭消费量比2018年压减3.99万吨(当量)。以建材、铸造等行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企业环保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二要聚焦VOCs治理精准发力。打响夏季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2020年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各项措施,聚焦玻璃钢、铸造、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力争6-9月份臭氧超标天数小于25天。重点抓好省控监测站点周边3公里范围内餐饮单位、建筑工地、道路保洁等城市管理工作,确保做到排查、整治、监督“三个彻底到位”。三要聚焦机动车污染精准发力。开展油品质量监督检查、柴油货车路检路查等专项行动,各专业委员会分工负责、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超标排放行为。 

  (三)进一步抓好土壤污染治理。深化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成果应用,年内全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1%、90%以上。加强土壤日常环境监管执法,提升危废监管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危废企业规范化合格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镇村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行。认真落实《安丘市2020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加强业务指导查,督促各镇街区进一步细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措施,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确保10月底前完成今年剩余203个行政村的污水治理任务。引进市场化运作模式,以青云城投公司为主体申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专项债1.5亿元,打包治理、运维,建立污水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落实《全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方案》,年底前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排查,积极推动黑臭水体治理项目的入库工作,申请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工程。 

  (四)进一步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以环境执法专项检查、环境执法大练兵等多项检查为契机,多措并举,切实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强化日常环境监管。运用“双随机”抽查方式,采取明查与暗查、定时与不定时、重点时段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积极对企业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以及农村环境开展环境监察工作,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开展环保专项执法检查。按照上级环保专项行动统一安排部署,开展“散乱污”企业、建设项目、大气、水、固体(危)废物等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集中力量,重点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2020年环境执法大练兵。以“全年、全员、全过程”为突出特点,坚持“立足岗位、贴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营造“学业务技能、当岗位标兵、打好攻坚战”的浓厚氛围,通过实地培训、实战练兵、执法稽查、案卷评审等方式不断提升人员素质,提高执法效能,展现队伍形象,加快打造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铁军。 

    

    

  2020年7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