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11370784004295192K/2024-01420
  • 分  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发布机构:市发改局
  • 发文日期:2024-01-19
  • 标  题:关于安丘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 文  号: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长期公开
索 引 号: 11370784004295192K/2024-01420 分  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局 发文日期: 2024-01-19
标  题: 关于安丘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关于安丘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4-01-19
 
 关于安丘市2023年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2024111日在安丘市第十

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安丘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玉平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向大会提交全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关键一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潍坊市工作要求,锚定市委“一一五四一”工作思路和“751”工作目标,拼经济拼发展争一等争第一,努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坚定发展信心,主动识变应变,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同比增长6%;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1亿元,同比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居潍坊8县市前列;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一是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双招双引攻坚年”为抓手,开展点对点招商196次,新引进过亿元项目93个、新开工项目50个、新纳统项目59,签约项目数、新开工项目数新纳统项目数均居潍坊16县市区前列成功举办首届安丘发展大会,京业汇宠物食品产业园、中能化配棉等一批“高大强”项目相继落户深入实施项目攻坚行动总投资1000亿元的178个重点项目梯次推进,中典预制菜等20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项目,入选项目个数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精华装备等10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15.3%,中粮面业42个项目建成投产。是骨干企业支撑有力。景芝白酒、金鸿新材、海龙博莱特、柠檬生化、鲁安药业等6家工业企业上交税金过亿元,40家工业企业过千万元,总量创历史新高。源仕新材料认定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汶瑞机械等3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盛宝科技等3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47家企业被评为省创新型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金鸿新材获评潍坊市唯一的省长质量奖、入选全省新材料领军企业50深市主板上市已获受理。博阳机械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盛祥智能等9家企业认定为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蓝想科技等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DCMM贯标试点企业,我市入选全国县域数字经济50强县、全省唯一。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落户头部项目10个,安丘市被评为全国预制产业基地百强县。装备制造产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0%埃尔派科技产品上榜“山东制造·齐鲁精品”。电子信息产业加速崛起,营业收入实现逆势增长。节能环保产业税收收入实现翻番增长,潍坊安丘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入选全省十大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潍坊市唯一。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一是现代农业高品质发展投资1.45亿元开展农田水利大统战工程,开挖排水沟渠482.3公里,治理内涝农田18.53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1.8万亩、改造提升2万亩,数量居8县市第1位;治理洪沟河主河道12.56公里、疏挖老河道8.54公里,确保了田间积水有处可排,全年粮食产量实现“五连增”。在全国率先开展草莓出口通关便利化试点,草莓出口货值突破2亿元,获评全省首批农业服务贸易出口基地。加快推进安丘大姜、辉渠小米、柘山蜜薯全产业链赋能发展,创建为全省唯一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力推进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等“国字号”园区平台,肉牛全产业链养殖等34个农业项目签约落户,肉鸡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被评为省级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二是品牌培育提标赋能。建成全国首个政府背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行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累计抽取风险检测样品10万批次,国内外标准合格率均在99%以上创新做法被农业部推广。打造“安品味来”公用品牌新认证国家农业品牌、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35个,“安丘大葱”入选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品类全国唯一,“辉渠小米”等8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农业品牌精品培育名单,成功争创全国首个名特优新农产品整体推进试点市、全省唯一。快递服务“安丘大姜”项目连续两年被国家邮政局评为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三是富民增收提速扩面。深入开展农村集“三资”专项整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460多万元;持续深化“四社共建”工程,统筹推进“百村共富”行动,聚力打造12处乡村振兴样板片区,“蔬乡果缘”衔接推进区入选全省第二批建设名单从严抓好农村“三资”整治,847个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西许戈村评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柘乡人家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一是改革创新成果丰硕扎实开展“集成改革攻坚年”,协同推进营商环境、现代产业、农业农村、对外开放、共同富裕、资源要素、绿色发展“七大集成改革”,谋划确立重点改革任务174项,争取省级以上试点38个,3个典型改革案例被省委改革办刊发推广,1个案例被推荐上报中央改革办,共同富裕改革案例入选全省“十大创新”典型案例,14余项改革经验被省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国家部委总结推广,在潍坊市级以上改革系统改革典型推广数量居各县市区前2名,4个案例入围潍坊年度改革案例网络评选,数量最多、得票最高、成绩最好。“一二三四”改革工作经验做法得到省级充分肯定,在全省总结推广。创新“1+2+N”试点思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潍坊市委主要领导对金冢子镇农业农村改革试点工作作出肯定批示。41个项目入选省科技创新项目,新增有效发明专利108,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40.8%较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成功争取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产业攻关项目1个,入围省区域紧缺人才项目2个,争取数量创历史新高;新增潍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24家,企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二外经外贸保持稳定高水平承办全省农产品进出口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食品国际精准采购节等高端节会,组织19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等国际展会,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创新开展“因需施策”技贸服务,帮助正大蛋业(山东)鸡蛋首次供港,“探索农产品出口新模式”入选全省商务领域“揭榜挂帅”创新试点,被评为全省农业服务出口基地。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23.6亿元,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选全省服务业集聚区,潍坊市唯一。扎实推进外资“一把手”工程,实际使用外资5962万美元,总量居县市前列。要素瓶颈持续突破编制总面积5800亩的土地成片开发方案,争取重点项目指标、占补平衡指标3100余亩,完成供地2200余亩,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1900余亩。强化银企对接,创新金融服务,新增贷款54.1亿元,处置不良贷款8.43亿元。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新建人才工作站3处,引进高端技术人才60名,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抓实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一次办好·流程再造政务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作为该批次唯一县级政务服务试点高标准通过验收;“一键生成”智能文书辅助系统,入选省优化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改革创新典型案例;“一键管理”业务流转系统入选省级试点。首创“云预审”服务系统,开发“云帮办”服务平台,“零见面”事项达461项,无证明办事清单达773项。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一是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配合实施好省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潍宿高铁开工建设,潍商高速安丘段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统筹推进水厂提质扩容、盛源热电新热源、第二污水处理厂、雨污分流改造等工程,供水能力提升到16万立方,供热面积增加240万平方,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1万吨,城市承载力全面提升。以国家园林城市复审为契机,持续推进“开窗见绿、出门游园”,各类公园达到111个,进入“百园之城”行列,潍坊市首批,顺利通过省住建厅复审,材料和现场均为A级。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健全高标准完成青云山路西延、小汶河治理等工程,化解51个项目、6270户房屋产权颁证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农村清洁取暖改造4739户,改造老旧小区111个、惠及群众9937户,数量、面积连续两年居潍坊市首位。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升级城市运管服务平台,AI智能分析+非接触性执法”入选山东省公共视频智能应用优秀案国家卫生城市通过现场评估。三是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潍坊率先完成“十四五”水污染物减排任务,实施环境治理项目39个,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4家,修复废弃矿山18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65天。造提升农村公路89公里,“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通过评估验收。常态化开展“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推选山东好人、潍坊道德模范等各类典型22人,真正让文明乡风“扮靓”美丽乡村。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现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验小学青云湖校区投入使用,建成中小学塑胶操场9个,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15处,新改扩建幼儿园47处,潍坊食品科技职业学院首届招生3600余人,了却了安丘人多年的大学夙愿。医养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医院连续9年荣膺全国县级医院100强,市立医院新院、市中医院新院搬迁启用,建成庵上、红沙沟等紧密型医共体4处,19处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成“整合型门诊”,被确定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省级基层卫生健康先行先试区。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安丘大剧院建成投用,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成功举办海峡两岸非遗展演大会,开展“一村一年一场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万余场次。社会保障坚强有力,开展创业就业助飞行动,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6800新增城镇就业6600余人。统筹做好助困、助老、助孤、助残等重点领域保障,投资6000万元的市阳光养老中心建成启用,新建助老食堂49处、如康家园15处,持续提升农村低保等民生保障标准5%以上,年内发放各类困难群众民生保障资金1.73亿元。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十连涨”,政府代缴困难群体养老保险标准提高到350元,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640元,3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全国住院联网全覆盖。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深入开展危化品、消防、燃气等重点领域重大隐患专项整治,排查一般问题隐患2.1万余项,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333项。扎实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设立“微网格”1.2万余个,网格员上报事件数、办结率均居潍坊市前列。扎实开展市级领导公开接访,案件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信访积案化解率达到98%。

二、2024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突破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潍坊市委部署要求锚定“一一五四一”工作思路和“751”工作目标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奋力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外贸外资保持稳定增长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三、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一)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完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抓好项目招引认真梳理国企央企、头部民企等人脉资源,全力打好招大引强攻坚战,力争年内引进500强、百亿级项目10个以上。精准对接爱能森熔盐制氢储能电站、鲁文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尽早开工建设。紧盯四大主导产业,立足行业空白,加大关键型、引领型项目招引力度,做好产业项目、产业要素、产业生态之间的整合推介,吸附聚集上下游关联项目,力争年内新签约过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其中延链补链项目40个以上,新增到位资金120亿元以上。二是全力攻坚大项目。以开展“大项目建设年”为契机,持续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确保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5个。抓好京业汇宠物食品产业园、中新能配棉产业园等56个重大项目,确保年内完成投资240亿元以上,建成投产项目40个以上。聚焦天康传感器、蓝晶钢结构等新开工项目,抓好土地、资金、手续、清障等关键环节,确保项目按时序进度推进;盯紧靠牢精华装备产业园、盛宝高性能复合材料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推动尽快达效。三是育强骨干企业支持柠檬生化、怡力精密制造、鲁安药业、和盛园食品等骨干企业做优做强、膨胀规模,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20家、过10亿元5家以上。分领域筛选一批高成长型企业,逐企制定配套扶持政策,年内新入库规上企业30家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企业30家以上;实施蓝想循环水装备、博阳新厂区、中科滕森二期、大华技改扩产等重点项目,力争年内实施重点技改项目50个以上遴选20家以上企业纳入上市后备资源库,年内推动金鸿新材料本土首发上市,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智改数转标杆企业10家以上,推动100家企业取得阶段性成果。四是实施创新驱动健全完善科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3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鼓励企业建设省市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平台集聚,新增潍坊市级以上研发平台20家。制定出台“校聘企用”“人才飞地”等配套政策,常态化组织开展“高校专家安丘行”活动,采取“产业专班+企业”方式,定期到高校开展“小团组、精准化”对接,帮助重点企业引进高端人才20人以上,培育省级以上人才8人以上。

(二)攻坚突破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效。做强产业链条提速推进中日韩高端预制菜食品产业园,依托京业汇、国药药材等头部资源,引进落户关联项目、配套企业,全力打造世界级“中央大厨房”。统筹推进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等“国字号”平台建设,加快汇源果汁全产业链、正大蛋制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争创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高标准规划建设生态大姜产业园,推广土壤优化、诱导抗性、精准营养、系统植保等集成式社会化服务二要拓展供应链条优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绿色供应链,促进绿色贸易,推动蔬菜出口持续增长。高位运营“安品味来”区域公用品牌,开展生态原产地产品评定,年内新认证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农产品等20个以上。深入对接辛选集团、海亮集团等头部资源,确保年内出口级农产品直供国内高端市场10万吨以上。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9万亩以上,研发生产“皇贡米”、谷物调和粉等小米高端产品,叫响辉渠香小米品牌三要提升价值链条推行出口企业+跨境电商+展会新模式扩大与迪拜、新西兰等商会合作,确保蔬菜出口额占潍坊60%以上成立农业生态服务联盟,建立安丘特色生态农业标准认证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码、生态原产地码“双赋码”,打造第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市。举办第二届食品国际精准采购节,支持企业开展全球采购基地SGS认证,争创全国首批特色农业服务贸易出口基地。抓紧抓实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82.7万亩、产量保持在6.6亿斤以上。打造示范片区加快推进景芝浯河粮仓、新安四季田园等10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每个片区发展1个主导产业、培育1个全链条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带动样板村,全力争创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片区。加快官庄现代肉牛产业园、合力牧业千万级粮牧示范基地建设,年内肉蛋奶总产20万吨以上

(三)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城乡发展品质。一是优化空间布局。从交通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空间等维度,加快编制潍安一体控制性详细规划,全方位与潍坊中心城区相向融合、一体发展。实施“一带一路两片区”特色发展战略,高标准完成中心城区九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全域镇级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城区发展布局更高效益推进城市更新,启动建设三合社区、大汶河片区城市更新项目,打造安丘东出入口新名片,争创省级城市更新试点片区。加快京沪高铁二线建设、潍日高速安丘南站改造,实施乐源大道改造、恒山街西延等市政道路工程,持续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8个、47.7万平方米,完成雨污分流10.6公里,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二是提升管理水平。抓好汶河治理提升工程,对洪沟河、墨溪河两岸进行环境整治,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景观。探索实施“智慧+信用”监管模式,对城区重点路段进行综合整治,打造全要素示范路街5条以上。健全完善垃圾分类标准体系,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镇街覆盖率达到50%以上,所有村全部完成环卫保洁标准化管理创建。加快编制公园体系规划、城市绿道规划,建设一批口袋公园、街头游园,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转角遇美”的园林生活空间。三是繁荣城市经济。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等新兴城市经济,建成运营柏悦文华中央商务区、希尔顿欢朋酒店等商业综合体,积极引进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等新兴业态,策划开展系列消费节庆活动,打造15分钟社区便民消费圈。常态化举办购房节等系列活动,推动房地产市场持续回暖。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健康消费,促进老字号、文旅产品、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开发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安丘手造”文创产品,大力培育文艺创作人,持续丰富“网红”“热搜”文艺作品,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因子。打造美丽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完成农村清洁取暖、危房改造1046户,改造提升农村公12.8公里,维修下小路、县道老油路447公里,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98加快完善“安丘天路”导视系统、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安丘味道馆、乡村会客厅、管宁文化园等一批乡村旅游打卡地;抓好郚山“牧业小镇”、柘山“蜜薯小镇”等特色小镇建设,精心打造半亩山塘等一批精品民宿,打造省级和美乡村、美丽休闲乡村15个以上。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持续推进“一号改革工程”,建成启用新政务服务中心,推动1199项政务审批事项全部入驻;扎实开展“三型达标”创建,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跨域办”“集成办”“免证办”。实施“集成改革突破年”工程,健全完善市级领导领衔、镇街部门联动推进机制,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全力打造一批“安丘经验”“安丘样板”;全域铺开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改革,高标准推进“一赋权、两模拟”等27项改革任务,进一步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二是抓好典型试点培育。深入开展改革典型培育、改革试点争取等五项提升行动强化资源整合、政策协同、制度衔接,推出一批特色改革举措,确保部门有品牌、镇街有亮点;紧盯各类试点,积极“跑部进省”,力争承接一批重量级试点示范。围绕企业诉求、群众需求,抓好“小切口”,谋划推进一批微改革、微创新、微服务,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真正让改革有力度、更有温度。三是加快要素配置改革。采取精准收储、核查核销等办法,持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再开发力度,确保年内落实建设用地指标3000亩以上,盘活批而未供、闲置低效土地3000亩以上。建立1+N”银企对接机制,推动“银企对接+金融辅导”双管齐下,年内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搭建融资担保机构合作平台,推动银担企三方有效衔接,解决企业融资担保难题。四是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持续开拓“一带一路”和RCEP市场,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境外百展等国内外重点展会,拓宽出口渠道和规模,年内实现进出口额11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技贸评议基地平台作用,力争年内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30亿元以上,争创全国外贸农业服务出口基地。加力外资项目招引,推动日上食品、龙世杰电催化氧化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确保年内到位外资8000万美元以上。

(五)大力发展民生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全力保障就业。盯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百场千企万岗促就业”行动,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730个,年内城镇新增就业6600人以上。办好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地落细税费优惠、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年内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500人以上,全力打造创业型城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迁建机关幼儿园年内优质园占比达到90%以上、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100%,争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改造提升农村中小学校9处,投入使用幼儿园2提升学前教育水平全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做优职业教育,加快职业中专扩建、食品科技职业学院二期项目建设,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健全教师减负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心无旁骛上好每一堂高质量的课全面强化校园、校车、防溺水安全管理,提升校园餐饮质量,营造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推动卫生事业内涵式发展,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分级诊疗机制,力争基层首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开展市疾控中心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区域公共卫生检验检测中心,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实施文化惠民提标行动,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万场次以上;做好“安丘天路”农旅融合文章,推动“汶河风情带”提档升级,开展“安丘一桌菜”美食节、中国北方自驾游等特色系列活动,叫响“大美安丘·平步青云”文旅IP和“醉美安丘·世界厨房”产业品牌,提振文旅市场,拉动文旅消费。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力度,年内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6%以上。多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供给,启动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托养服务,探索老年人居家互助养老新模式,规范提升社区养老、助老食堂等各类服务设施,构建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常态化走访摸排困难群众,动态做好鳏寡孤独、孤困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关爱帮扶工作,争创全省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实验区。

(六)坚决守牢发展底线,努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扎实开展安全生产资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涉氨制冷、粉尘涉爆等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隐患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整合消防、民兵等各类力量,扎实做好应急救援演练、应急物资储备,提升“全灾种”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守牢生态环保底线。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近零碳城市”试点建设为抓手,全面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大战役,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走在前列;实施浯河与史角河治理、牟山水库环库生态缓冲带建设等工程,对7个河流断面、188家重点涉水企业实时管控,确保水质优良率、达标率保持100%。从严抓好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监管,严厉打击私挖乱采、乱占耕地等违法行为,年内完成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0左右守牢信访维稳底线。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信访”工作机制细化实化基层治理“微网格”加大信访积案破解力度,积极推动法治信访,加快创建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用心办好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把群众诉求消化在平时、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加快建立“数字化+网格化”智慧管理平台,以“智能交通”“雪亮工程”等信息系统为支撑,全面推进“智慧社区”和社会面安防视频工程建设,打造更加高效的智慧管理体系,保持对违法犯罪行为高压严打态势,努力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各位代表,2024年全市发展目标已经确定,任务光荣而艰巨,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严谨的态度、更加扎实的工作,凝心聚力,扎实苦干,锐意进取,为开创安丘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