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2370784310316545j/2018-00051 分  类: 政务动态 ;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市城管监察办 发文日期: 2018-07-03
标  题: 市城管办做客“行风热线”,解答热点难点 文  号:
公开方式: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市城管办做客“行风热线”,解答热点难点

发布时间:2018-07-03

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全力助推“四个城市”建设

——市城管办2018年度“行风在线”节目

       主持人: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生民情。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891新闻广播正在为你直播的《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大龙。

    今天《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一座城市,是否宜人宜居,与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密不可分。那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话题。现在,市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副主任马祥善、党支部委员孙建行、法制科科长凌永坤、城东市容管理中队中队长张传伟几位嘉宾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市容管理、广告管理、摊点管理、烟尘噪声管理、渣土运输管理、违法建设查处以及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或反映,欢迎拨打行风热线4397117。同马主任进行在线交流。

    马主任,您好!欢迎您来《行风在线》做客!

    马主任: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非常高兴同广大听众朋友交流城市管理工作。城市管理和市民群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是体现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软环境的重要体现。今年以来,市城管办以“四个城市”建设为中心,紧扣“建设实力安丘活力安丘魅力安丘”的总体发展目标,大力开展六大提升行动,聚焦城市“细化”、“序化”、“净化”、“美化”工程,全力解决“乱摆摊点、店外经营、乱贴乱划、乱停乱放、乱设广告、抛洒滴漏、尘噪油烟、乱搭乱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力整治“城市乱象”,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全力助推“四个城市”建设。非常感谢广大市民群众多年以来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支持和关心,同时诚恳地希望听众朋友对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马主任,众所周知,管控流动摊贩、取缔占道经营是城市管理的一项重点、难点工作,摊贩管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市容环境的整洁有序。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咱们在规范流动摊点、加强摊点群管理及管控“探头市场”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马主任:好的。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是长期存在的一个城市管理难题。因为这些流动摊贩大多是下岗无业的社会底层收入群体,为了谋生糊口才出来摆摊,全部取缔很不现实。但摊点群占道经营,拥堵道路,影响市容,往往成为居民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对此,我们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换位思考,以“疏堵结合”的原则,管控交易秩序,“疏”就是引导经营业户入市经营;“堵”就是对影响市容和交通秩序的流动摊贩、“探头市场”坚决取缔。为了解决流动摊贩乱摆乱卖、占道经营难题,今年我们大力开展“退路入室、退路进场、划行归市”市容秩序整治提升行动,规范市容交易秩序。一是在市区设置24处时令水果销售点和48处便民市场及摊点群,方便进城瓜农自产自销合法摆摊,引导长期摊贩入场经营,有效破解乱摆乱卖、占道经营顽疾。二是对统一设置的100多辆现代化流动餐车等早餐点、饭时摊点坚持定点定位定时管理,按时出摊按时撤摊,并做好地面整洁保洁。通过执行“错时值班”、派专人长期盯靠等管理方法,实现了全时段、全方位管控,解决了占道经营引发的市容杂乱和交通拥堵问题。三是全面取缔主要路段、重点区域、重要节点各类流动摊点和马路市场,整治城区主干道沿街门面店外经营、店外作业等现象,重点抓好校园及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秩序整治。四是拓展管理区域,将北至北外环路、南至南外环路、东至文化路、西至央赣路所合围区域内的区域纳入市容秩序管理范围,重点对以前疏于管理的城乡结合部、城市出入口、背街小巷等盲点死角加大管理力度。目前,沿街门店店外经营和流动摊贩占道经营现象明显减少。

    主持人:现在我市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见一队队着装统一的城管队员,步伐整齐,徒步巡查,微笑执法,文明劝导,为城市环境增添了光彩,店外经营、占道经营和暴力抗法现象也明显减少。马主任,这一点咱们是如何做到的?

    马主任:店外经营易出现反弹、反复。经营业户经常跟执法队员“打游击”,一看执法队员在,还老实点,等队员一走,就立马把货物摆出来售卖,钻执法队员的“空子”,劝说整改后又死灰复燃。为了让管理更有效更“接地气”,有效地解决这个难题,我办5个市容执法中队和1个监察中队的执法队员在城区主次干道开展徒步巡查,微笑执法,文明劝导,热情服务,离开车子、扑下身子,与商户和市民亲切沟通,对流动摊点耐心规范,清理门窗字号,劝导店外经营,疏导乱停乱放,讲解法律法规,听取市民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违法行为严格依法纠章。主动帮助业户将店外经营货物搬进店内,对不听劝的商户文明礼貌规劝。反弹严重的地点定人进行盯岗,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商户,做到耐心宣传,最终让商户理解净化城市人人有责,打消其侥幸心理,遏制反弹现象。英姿飒爽的女子监察中队则发挥耐心、细心和善于沟通的长处,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有效化解了执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城管执法工作中撑起“半边天”。目前,店外经营行为明显减少,城管队员的辛苦努力,换来了市容的整洁有序。

   主持人:咱们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承担着城市建设管理的主体责任,是实施好“品质城市”的主力军,请问咱们在提升为民服务能力、提升城管队伍形象方面做了哪些具体的努力

    马主任:为改善近年来城管执法引发的社会冲突给城管带来的负面形象,我办始终把加强城管队伍建设、提升城管队伍形象作为一项重要的大事来抓,从转变作风入手,改进执法方式,强调以人为本,换位思考,努力打造一只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廉洁务实、高效实干的城市管理队伍。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我办倡导干事认真、积极作为、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工作理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干部职工敬业精神和勤业意识。抓好作风整顿,严格上下班考勤管理,规范日常执法仪容仪表。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执法队员法律业务素质和执法办案能力。

    二是打造“城市管家·服务到家”服务品牌,提升城管队伍新形象。近几年,我办创建“雷锋城管”服务品牌的口号深入人心,敬业奉献、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我们用真情和努力,换来了群众的认可和城管人形象的改善。今年,我办又推出打造“城市管家·服务到家”服务品牌。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发扬爱岗敬业、热心助人、心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把城市管理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便民、利民、亲民上,始于群众需求,终于群众满意。用行动丈量民情,用心灵感悟民生,用双手创造民祉,用真情赢得民心。为市民和业主提供贴心服务,当好城市的管家。让市民拥有越来越浓的幸福感,展现我们安丘城管人的新风采。

    三是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方法,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现场协调解决影响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的实际问题。行“721”工作法。将管理与服务前置,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实现“为城管人”向“为人管城”转变,从权力型执法向服务型城管转变。推行徒步执法和文明劝导全程实施说理式执法、服务式执法等人性化执法模式,深化提升“柔性执法”理念,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

片      花

    欢迎回来,这里是891新闻广播正在为你直播的《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大龙。今天《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现在,市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副主任马祥善等几位嘉宾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市容管理、户外广告管理、摊点管理、烟尘噪声管理、渣土运输管理、违法建设查处以及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或反映,欢迎拨打行风热线4397117。同马主任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马主任,咱们接着聊,市容市貌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品质层次。市民普遍反映,近几年,商场路、青云山路、新安路等道路及新建楼盘沿街门头牌匾变得规范美观上档次,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下一步,在户外广告和门头牌匾方面还有那些治理措施呢?请您介绍一下。

    马主任:城市门头牌匾和户外广告是城市外立面的重要构成,管理得好不好,设置得规范不规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脸面。为了提升我市城市品质,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广告牌匾的改造提升。通过制定广告牌匾设置导则、委托广告公司制作、拆旧改丑、加大安全检查等措施,做好广告牌匾规范管控工作。今年我们深化“上下一条线,前后一个面”广告牌匾改造提升行动,全力提升城市立面品质。一是严把审批关口,从源头上规范规范门头牌匾、立柱广告和楼顶广告等户外广告的审批和设置。二是高标准管控5条示范街和4条严管街门头牌匾以及新建楼盘广告牌匾的设置规范。执法人员每日一巡查,确保上一块规范一块,力争新建楼盘的广告牌匾高档、规范、整齐划一。三是逐步更新改造提升其他街道的门头牌匾。门头牌匾设置坚持“上下一条线,前后一个面”的标准统一、体现特色的原则,适度超前规划,提高设置质量。四是加强户外广告设施规范和安全监管,拆除违法设置的广告牌和指示牌,整改破损、陈旧有安全隐患的广告牌,保障了市民的出行安全。五是加大对流动促销宣传车、手持广告宣传牌、商演车的管理力度。通过整治,我市城市外立面观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主持人: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出行停车难成了市民反映的焦点问题。近年来,我市城区道路两侧施划了很多停车位,停车越来越方便,市容也规范有序了不少。马主任,请您介绍一下,在规范停车秩序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马主任:好的。去年我办在规范停车秩序上做了大量工作,共施划机动车停车位11000余个。经过日晒雨淋,这些停车线现在已经褪色磨损,难以辨认。今年我们深入开展“停车入位、朝向一致”停车秩序整治提升行动,全力整治乱堵差。我们将坚持“规范有序、便民利民”的划线理念以及“灵活施划、方便停车”的划线原则,重新合理施划停车线位, 尽量增加停车泊位,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配合交警,加大对路沿石以上车辆停放秩序的管理力度,严查严纠各类乱停乱放行为,严禁沿街业户用杂物占用公共停车位,确保市民出行停车方便。上半年,共贴处罚通知9867张,对不按要求停放、用杂物占道的人员说服教育69069人次,没收占停车位杂物500多件,优化了停车秩序。

    主持人:最近发现我市的沿街店面、电线杆上乱贴乱画的“牛皮癣”小广告越来越少了,城市外立面越来越干净了。在这方面,咱们都做了哪些工作?

    马主任:“牛皮癣”小广告,一直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顽疾,特别容易复发,难以根除,往往是集中清理刚结束,一夜之后“城市牛皮癣”又再次出现。今年以来,为了彻底整治这些视觉污染,我办全面开展城市“洗脸净面”行动。一是加大投入,在中心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社区内街内巷等人流集中的地方,重新设置了64块不锈钢便民广告张贴栏,为市民提供广告发布平台,减少“牛皮癣”乱贴乱画现象。三是加大清理力度,采取“定路、定人、定责”的形式,组建了12人的户外小广告清理专业队,对城市出入口、商业繁华区周边和主次干道两侧各类建(构)筑物外墙立面、公共设施张贴喷涂的小广告和城区内沿街门店的门窗字号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清除,并不定期开展大规模、拉网式集中清除行动,确保外立面整洁美观。同时,对市民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市民到指定地点张贴合法小广告,提高社会公德和文明意识。加大日常巡查管控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强化督查考核,巩固常态管理,加大惩罚力度,抓好源头治理,严厉打击非法张贴、喷涂小广告行为,遏制城市“牛皮癣”现象的反复出现。

    主持人:进入夏季,又是一年的烧烤旺季来临!炎炎夏日,约上几个亲朋好友,找个夜市烧烤摊点,吹着晚风,吃着烤串,喝个啤酒是很多市民喜欢的消夏方式。但露天烧烤污染环境,占道经营,堵塞交通,安全存忧。夜间经营,食客大声喧哗,噪声扰民,严重影响周边居民休息,市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针对露天烧烤的投诉也越来越多。一方面市民难舍这种舌尖上的诱惑,另一方面是露天烧烤带来的种种问题,咱们是如何处理这种矛盾的?

    马主任:近年来,空气污染、雾霾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但考虑到从事露天烧烤的多为下岗职工和无业人员,烧烤物美价廉,适合大众口味,许多人难以割舍这种“街头一坐,烤串一握”洒脱舒坦的美食体验。庞大的市场需求在那儿放着,一概禁绝,芸芸食客心有不满,事实上也做不到。我们积极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创新管理方式,在捍卫法治底线的同时,放下管、罚、抓传统治理“三板斧”,而是多从服务市场、引导转型上下功夫,比如改变准入门槛,力推安全环保的烤制方式,转变经营者和食客环保意识等方面入手,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变以往烟熏火燎、脏乱差的现象,促进烧烤行业提档升级。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夏病春治”,提前开展烧烤规范治理。坚持早摸底、早宣传、早管理,今年一入春,就对城区内主次干道的餐饮、烧烤门店进行了摸底排查。加大宣传力度,印发《关于严禁城区露天烧烤的通知》,利用流动执法车辆巡回播放《致城区广大市民及烧烤经营业户的一封信》,广泛宣传环保法规及禁止露天烧烤的有关规定,加强业户环保意识,主动放弃“露天烧烤”。从食客的角度进行全民动员,积极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加强公民环保意识,消除“露天烧烤”生存环境。二是疏堵结合,开展无油烟净化行动,有效减少油烟噪音污染。严格限定烧烤区域,市区内主次干道、旅游景区及周边、公园、广场、绿地、河边等公共场所以及居民区内或居民住宅区周边,一律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露天烧烤等店外餐饮经营(含家庭自助烧烤)活动。启动城区烧烤摊点无油烟净化专项行动,采用“烧烤进院、炉子进店、油烟进盆”三进管理法和“换炉子、控桌子、禁噪音”管理方式,将油烟噪音减至最低。要求烧烤经营进院经营,进店烤制,一律使用无烟烧烤炉,严禁店外加工、烤制,一经发现坚决依法取缔。严禁经营户使用音箱、高音喇叭等音响设施招揽顾客,严禁食客噪音扰民。

    三是加大夜间烧烤秩序管控力度。加强夜间秩序巡查,实行错时值班,延长夜班时限,对烧烤经营聚集地段加强管控,加大处罚力度,对露天烧烤现象“露天就打”。同时,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督促整改。奖惩罚懒,以调动执法队员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出现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恶性循环。

    主持人:灰尘和噪声污染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生活,一个清新整洁、清静安宁的工作生活环境是所有市民都盼望拥有的。 马主任,咱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马主任:为切实保障市民身体健康,营造和谐有序清净的人居环境,我们开展了“利剑斩污”尘噪油烟整治提升行动,除了加大露天烧烤的治理外,还加大渣土运输、建筑施工等烟尘噪音污染领域的整治力度。

一是严格管控各种噪音源,抑制噪音污染。我办多次开展噪音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强制集中拆除门店安装的喇叭,扣押音箱,严禁流动摊贩、沿街商店用高音喇叭揽客,禁止车载类流动宣传车安装喇叭音响,发现一律没收;对夜间烧烤大排档划定专门区域经营,严格规定营业时间,尽量减少噪音扰民;要求各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规定时间施工。中、高考期间开展了“静音护考”行动,对沿街商店、影院、建筑工地等易产生噪音的场所逐一下发通告,严禁用高音喇叭招揽顾客行为;严禁使用伴唱机、乐器进行露天娱乐和广场舞等行为;严禁建筑工地中午、夜间施工,金属加工等,考试进行期间全天停止施工作业;开通了举报热线电话;对噪声源敏感区域进行24小时巡查,严惩噪音扰民行为,有力地保证了中、高考的顺利进行。二是整治渣土运输车辆,抑制扬尘污染。切实加强渣土公司和渣土运输车辆的监管,渣土运输车必须办理营运手续,安装GPS定位,平斗装载,按照规定路线、规定时间运输。市直属中队配合市统管统运办公室实施错时上下班制度和“5+2”模式,实行巡查及蹲守相结合,采取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加班加点、错时检查。对违规运输垃圾、渣土的车辆进行严管重罚,绝不姑息,切实杜绝私拉乱倒、抛洒滴漏、带泥上路等现象。今年来共查处各类违规行为40起,其中立案处罚29起。

    主持人:去年,市里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违法建设治理行动,成效很明显,城区很多私搭乱建的违法建设都被拆除了,群众抢建棚屋、栽树圈地的现象也少了。市容环境越来越整洁有序,很多市民对此拍手称快。马主任,请介绍一下咱们在这方面做了那些工作好吗?

   马主任:好。我市建成区内大量土地被违法建设占用,严重扰乱了土地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正常秩序,甚至严重危害我市重大战略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坚决遏制这一现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去年,市政府开展了城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行动,加大了现有违法建设的拆除力度。我办驻街区执法中队充分发挥在违建查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执法监管等方面的职能,协助四个街区搞好违法建设管控工作。市直违法建设查处中队发挥调度协调职能,与各驻街区执法中队通力协作,确保了违章建设拆除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落实。我市城区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已经全部完成577处建筑面积16.27万㎡,占地面积24.07万㎡的存量违法建设拆除任务,并拆除了70多处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的新增违法建设,有效地遏制了违法建设蔓延势头。今年上半年,协助四个街区完成了存量违法建设“集中清零”工作的同时,严肃查处新增违法建设,健全完善管控长效机制。明确违法建设属地治理责任,强化履行管理部门责任、督查考评、责任追究等考评问责机制。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全面推进综合治理常态化管理,坚持高压态势不松、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全力治违治乱,实现“不能违、不敢违、不想违”的治理目标,以新作为实现新成效,提升城市发展软环境。

    主持人:作为城市管理主要职能部门,及时倾听群众呼声,了解市民需求,关注公众舆论,加强与市民的沟通了解十分必要。马主任,咱们在打造便民服务平台、保持与市民的良性互动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马主任:我办多年来一直努力加强与市民的了解沟通。建立群众监督服务平台,让群众能多渠道了解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反映问题,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监督城管工作的进行。一是开通24小时举报电话4291929,接受市民关于城市管理各方面的举报投诉,对市民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二是升级改造了我市数字城管平台,全面提升了数字城管系统综合应用能力,为提升我市城市综合管理水平,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程,打造便民服务平台起了很大的作用。三是开通“安丘城市之窗”微信公众号。与数字城管平台进行连接,设置业务办理流程版块,让市民更高效便捷的办理相关业务;设置有奖监督举报版块,更好的发挥市民的监督作用;定时推送我办实时政务,便于市民了解、投诉、举报、监督城市管理问题。通过这些互动平台,案件处置及时有效,极大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最后,借这次机会,再次向关心支持城市管理监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持人:听众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行风在线》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市城市管理监察办公室马主任等几位领导来参加我们这次直播,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今天需要下线解决的问题,请您注意收听明天早上8:00的《行风在线回音壁》。本期节目视频将于明天晚上9点25分在安丘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欢迎收看。另外,本周四,《行风在线》的上线部门是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欢迎您到时收听和参与。

    朋友们,咱们下次节目再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