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004336003/2017-00038 分  类: 通知公告公示 ; 综合政务
发布机构: 辉渠镇 发文日期: 2017-03-15
标  题: 辉渠镇概况 文  号:
公开方式: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辉渠镇概况

发布时间:2017-03-15

  辉渠镇位于安丘市区西南部25公里,东与官庄镇、兴安街道交界,西与郚山镇、大盛镇为邻,南与石埠子镇、柘山镇相连,北与凌河镇接壤。2000年撤销夏坡乡、辉渠乡,成立辉渠镇。2007年8月撤销雹泉镇,其行政区域并入辉渠镇,原红沙沟镇温泉村等27个行政村划归辉渠镇管辖。2010年村行政区划调整,将119个自然村合并为40个行政村。

  辉渠镇镇域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万亩,人口6.7万人。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镇、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乡村旅游示范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最美村镇和山东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潍坊市特色镇建设试点镇。2013年,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934万元,储蓄余额612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

  自然生态、历史人文资源得天独厚。境内有珍珠泉、绪泉、温泉等山泉100多处,开发了雹神、雹泉、麦子树等多个矿泉水品牌,被誉为“百泉之乡”。建有尚庄、圈河、共青团等中小型水库18座,尚庄水库是安丘市、潍坊市水源地。留山、大安山、城顶山、望海山群山竞秀,林丰果硕。2013年8月,留山古火山森林公园成功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镇域内有老峒峪龙山文化遗址、齐长城遗址、李湘棻故居、雹泉庙等多处古迹。孔子高徒有子曾在有子山讲经授学,提出了“礼之用、和为贵”的思想。雹泉庙主神李左车生前是韩信谋士,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的名句广为流传。2013年,李左车传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雹泉村、黄石板坡村被评为山东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

  旅游业快速发展。2010年,辉渠百泉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2011年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百泉度假村及游客接待中心。2013年,白山头景区获得省级水利风景区称号。2011年5月,引进潍坊歌尔集团,9月注册成立歌尔庄园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现代化农业种植和养殖加工基地、温泉度假区、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和俱乐部等,建成以生态农业、旅游业项目为支撑的国内知名度假地。2012年底,成功钻探深度2300米的温泉井。2012年,由山东义海集团出资成立山东学海农林集团,投资5亿元开发建设山东留山古火山国家森林公园,利用4-5年时间建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保健疗养于一体的高档休闲度假中心。2013年底,整修景区道路36.6公里,打岩心井9眼,建观景亭16座,安装刘裕像、观音像、李湘棻像等雕像4座。

  特色农业成效显著。辉渠特色农产品品种较多,种植历史悠久,辉渠小米、蜜桃、辉渠大葱、樱桃、紫草山花生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高。到2013年底,获得三品认证的食品达到25个,建成家庭农场36个。红冠蜜桃基地是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望海山”小米、吴家沟的安丘蜜桃是中南海专供产品。从2009年始,已连续举办六届辉渠镇“雹泉桃花节”。

  城镇化建设实现突破。区划调整后,2008年,建成了镇行政服务中心大楼。2009年,拆迁辉渠卫生院,拆除原辉渠小学,新建成有子文化广场。2013年,对全镇社区进行统筹布局,构建“2+6”社区发展格局。依托辉渠镇驻地和原雹泉镇驻地规划建设辉渠、雹泉2个中心社区,分期分批建设温泉、夏坡、留山、峒峪、峰山、桃园6个社区。同时,保留涝坡等10个特色村。在雹泉、辉渠2个社区启动建设钓鱼台花园、金辉花园两个小区,共建设安置楼6栋,建筑面积近1.4万平方米,安置搬迁户130户。2013年,王家沟自然村整体搬迁到西黄家庄自然村;韩家庙子自然村整体搬迁到雹泉社区钓鱼台花园。

  社会事业全面推进。2009年9月,原驻雹泉村的安丘二中撤并进城。2010年7月10日,辉渠中学、雹泉中学、夏坡中学、温泉中学四处中学在原安丘二中校址上组建新辉渠中学。全镇有中学1处,小学4处。2012年,建成了辉渠小学教学楼,2013年,新建了温泉小学、温泉幼儿园教学楼,开工建设雹泉小学、雹泉幼儿园教学楼。从2007年开始,新修、拓宽改造律南路、红孔路、王辉路、雹柘路、辉城路辉渠段;2012年,完成了镇区连接歌尔庄园的歌尔大道;2013年,拓宽、柏油雹泉至歌尔庄园的道路,开工建设了谋家河至留山古火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留山路,在全市率先完成34个村、39.5公里的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实现全镇连村通。2009年10月,新建辉渠卫生院门诊病房综合楼一座,医院整体搬迁。2011年5月,在原雹泉小学旧址上建成了安丘市首家镇级博物馆。从2012年起,加大治理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关停矿石开采、石子加工业户35家,拆除石灰土立窑111支。2013年,完成涉及83个自然村、惠及4.5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村通自来水达到100%,入户率达到96%以上。2013年底,119个自然村全部实行环卫一体化托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