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04295774/2023-05950 | 分 类: | 年度计划 ; | ||
发布机构: | 官庄镇 | 发文日期: | 2023-02-01 | ||
标 题: | 官庄镇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思路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官庄镇人民政府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官庄镇工作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执行中央、省委、潍坊和安丘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一切工作争一流这一总目标,聚焦项目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民生改善“三个重点”,坚守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信访稳定、国土红线“四条底线”,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两个保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一、围绕“一个总目标”
牢固树立“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理念,强化各项工作争一流,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实现实力提升、位次前移。全镇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增长1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以上,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和任务。
二、聚焦“三个重点”
(一)坚持双招双引,不遗余力抓项目推进
一是双招双引持续用力。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和“十强”产业,引进落户市级重点产业园区过亿元大项目2个。新引进高端人才10名以上、大学生集聚工程人才100名以上。积极推进国家“疑似敏感词”领军人才信成夫等10余名高端人才服务官庄镇产业发展,支持长生源农场引进科研院所平台项目。开展“在外优秀人才返乡”活动,吸引懂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意识强的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并推选为村后备干部,加强培养锻炼,提升业务能力。
二是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坚决摒弃“工业基础薄弱、项目难落地”的错误思想,把握大势、乘势而上,不断与时间赛跑。加快推进山东路机工程机械制造等4个已开工项目建设,服务好健奕宏功能性糖醇等3个培强做大项目,推进尽快投产达效;盯紧康联食品精深加工等6个在谈项目,推动尽快签约落地。
三是产业升级提质加速。引导鼎正机械、联荣环保、风筝面粉等企业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创新理念,指导企业在创新平台建设上挖掘潜力,在科技成果转化上持续用力;引导智慧农业产业园、凤舞山现代循环农业产业园等企业加强与山东省农科院、山东省葡萄研究院、潍坊学院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
(二)坚持镇村统筹,全力以赴抓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快建设智慧农业产业园。推进已规划的4个项目建设:1.农产品储藏加工项目。占地面积20亩,投资3000万元,建设恒温库1座、冷藏库1座、烘烤车间40间、配套加工车间、加湿间、分拣车间,以及操作台、打包机等配套设施。主要用于烟叶烘干、加工、分拣以及粮食储存和晾晒。2.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项目。占地面积20亩,投资1500万元,建设发酵车间3000平方米,配套翻抛机1台、铲车1台、包装流水线1套、有机物料烘干设备1台。主要用于处理畜禽粪便及产出有机肥料。3.小麦、玉米、黄烟轮作项目。投资800万元,新流转土地1200亩进行小麦、玉米、黄烟轮作,与以色列纳安丹合作,实现智能灌溉。通过中化MAP卫星遥感技术,进行作物病虫害诊断、长势分析。4.欧盟标准大姜种植项目。投资1000万元,在智慧农业经作示范区建设欧盟标准大姜种植连栋温室大棚5个。通过省财政厅拨付的240万中央财政资金,对50亩老旧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建设智慧化连栋温室大棚。
以此为依托,充分利用好上级资金,加快“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打造,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共同富裕方向,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群众需求和乡村发展为出发点,调动各方面力量和资源投入,探索总结乡村振兴新模式新路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是打造安丘南部果蔬集散中心物流园区。利用十字路周边2万亩大桃的基础优势,依托供销社建设的果蔬交易市场和冷库等设施,与潍坊农创集团合作,高质量打造以大桃产业为主的果蔬集散中心,实现群众、村集体“双增收”。在前期已更换新品种大桃1000亩的基础上,2023年再更换金霞早油蟠、油蟠9、中蟠11、丹玉4个新品种500亩,提高大桃品质,拉长大桃上市时间,促进官庄大桃等果蔬产业蓬勃发展。
三是加快建设凤舞山现代农业产业园。依托凤舞山孔雀庄园,利用养殖孔雀积累的科研、技术、土地、养殖舍、网站等优势,计划投资200万元,跟潍坊职业学院联合成立高能蛋白饲料产业研究服务团,通过养殖黄粉虫等高蛋白昆虫制作高能蛋白饲料,用于饲料添加、喂养蓝孔雀等产业。
四是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利用潍日高速官庄出入口地理优势,规划建设用地1000亩,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依托已达成初步合作的潍坊农创和深圳中盟集团搭建孵化基地,吸引更多企业进驻,通过加工带动,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科技水平和创新力。
依托四大园区,推进建设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党建融合体,确保产业园与党支部、合作社、用户利益共享、责任共担,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红色引擎”。
(三)坚持以民为本,千方百计抓民生改善
一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建设农田排涝工程建设。以党委政府为主导、投资企业为主体、各村发动为辅助、政策资金为补充,按照“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考核”的要求,采取谁受益谁开挖、示范带动、先急后缓的原则,高标准推进农田排涝工程建设。计划再开挖排水沟12万亩,进一步提升农田配套设施水平,夯实高质量农业发展基础,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二是推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建设项目。通过该项目,全镇将新增耕地面积 4200余公顷,节余乡镇农村建设用地指标 1860公顷,实现乡镇工业向产业园聚集,大大缓解我镇的财政压力。
三是启动城镇综合体项目。该项目投资6000万元,将延伸4条商业街,建设面积1.7万平方米的商品房,对镇区进行全面提升,扩大镇域面积,繁荣镇区商贸。同时,加快推进与潍坊银行合作,在项目区设立分行。
四是完成十字路沿街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安孔路东侧,西临齐鲁桃海景区,总投资2000万元,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为进一步推进“党建统领、四社共建”项目建设,助力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克服各种困难,于2022年10月1日重新启动该项目,预计2023年2月底完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繁荣齐鲁桃海东大门的商业经济,促进集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旅游区打造。
三、坚守“四条底线”
一是坚守安全生产的底线。落实镇干部包靠责任、社区和村属地责任,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真正落实落细到人。定期聘请第三方专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督促整改。加强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对检查通报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及时移送执法部门关停、曝光、挂牌。
二是坚守生态环保的底线。不断加大环境整治监管力度,加大对小散乱污企业和养殖场整治力度,持续做好河湖清理整治。镇应急生态办组织专人不间断巡查,不定期夜查,严厉打击企业偷排或不达标排放,非法焚烧、倾倒工业垃圾及电子废弃物。加强对各村露天焚烧垃圾、秸秆等现象的巡查,发现问题,派出所、社区立即跟上训诫执法,形成震慑。
三是坚守信访稳定的底线。以事要解决为出发点,控制总量、减少存量,力争年内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0%。将信访案件分门别类,逐一与信访人见面,了解其诉求,以“听证+三调”的方式,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对于不稳定人员,成立不少于5人的包靠小组,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进京去省上访事件。
四是坚守国土红线的底线。开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行动,坚守耕地红线。启动“大棚房”整治“回头看”行动,防止“大棚房”死灰复燃。推进土地巡查工作常态化机制,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庄所、社区、村联合行动,坚决遏制各类违法用地行为。
四、强化“两个保障”
一是全面夯实基层组织建设。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坚定推进“党支部+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的土地管理新模式。与农创集团、供销社、农业龙头企业签约流转托管土地真正实现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2023年,计划托管土地达到2万亩以上,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600万元以上,彻底消灭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村。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教育,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自身建设,力争每月开办一次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结合官庄存在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支部书记开展培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的落实,切实把基本制度落实落细。坚持一月一主题,一月一典型评选,每月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等,全面提升党员素质。
二是全力打造作风过硬队伍。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作风,以作风大转变提升工作新成效。各社区严格落实责任分工,社区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各社区、各部门单位每月至少组织2次机关纪律作风自查自纠,形成问题整改台账,强化日常管理,抓好问题整改,推动制度落实。镇纪委、党政办、党建办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组成联合督查组参与明察暗访,切实形成督查工作合力,同时加强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形成整治纪律作风的浓厚氛围,促进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努力建设正气充盈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