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1370784004318833J/2023-06392 分  类: 推进落实 ; 
发布机构: 大盛镇 发文日期: 2023-07-04
标  题: 大盛镇以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文  号: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效力状态: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大盛镇以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7-04

     大盛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农业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积极引进现代农业产业项目,突出特色品牌优势,推动传统农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2022年,大盛镇被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评为“2022年市级农业产业强镇”。

一、聚焦现代农业,激发内生活力

发展设施农业,推广先进模式。坚持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抓手,去年以来,新引进高效设施农业项目5个,续建项目1个,总投资2.21亿元,总占地3116亩,依托项目推广科学种植、规范管理、订单销售等先进模式,引领传统种植模式转型升级。连片合作经营,实现规模效益。对有发展潜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扶持向现代农业标准化基地方向发展,在形成东部鲜果种植区、中部观光采摘区、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和南部桑蚕种植区的基础上,大力流转土地,新发展粮食、果蔬、菌菇等规模化种植基地9000余亩。推行种养结合,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废物处理+有机肥料”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锦龙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将种植业、养殖业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发展。

二、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做强桑蚕产业,带动稳定增收。党组织聚力扶持,当好桑蚕产业发展“主心骨”,当前全镇桑树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亩均收入可达6000余元。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市场竞争力新建泰阳农业产业园、阳光玫瑰葡萄园、尹家大盛红芽姜种植产业园等种植园区,种植贝贝南瓜、小型甜瓜、阳光玫瑰葡萄、红心火龙果、红芽姜等精品瓜果蔬菜,品种新颖,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开发特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条。依托盛农工贸综合体项目,探索“桑蚕+N”、“菌菇+N”新路径,打通种植、加工、科技研发、销售三产融合等全链条,让本土农产品就地增值。

三、致力内外兼修,凝聚品牌力量

提升产品品质,擦亮金字招牌。通过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增强农作物抵抗自然灾害与抗病虫能力,最高限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其中,汶水有机农业产业园已获得欧盟有机认证,采用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种植高品质大姜引领全市大姜产业转型升级,被潍坊市农业农村局评为“潍坊市级农业产业园”。整合特色产品,打造公共品牌。壮大“大盛优品”子品牌培育库,打造了牛沐钟声桑蚕产品、四季硒源黄金梨、厚德园大樱桃等一系列主打品牌。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9个,塑造区域内品牌影响力搭乘直播快车,扩大品牌声量。打造“抖音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融合体,与盛农工贸综合体电商产销一体化运营基地项目一同开启“大盛产业带直播+短视频带货”新零售模式,形成了包括研发生产、直播销售、赋能云仓于一体的完整电商生态产业链,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向全国。

下步,大盛镇将继续深入推进,乘胜追击,把现有的农业产业模式进一步挖掘总结,把农业强镇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不断带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农业产业项目建设。成立项目包靠专班,确保汶水有机农业产业园等3个在建项目按期建成并完成春季种植,协调汇洋农业香菇木耳种植产业园等3个待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规模,积极发展高标准规模化种植基地,实现土地增产增效。

二是推广先进生产经营模式。以高效设施农业项目为依托,推广“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化种植模式,吸引周边农户合作经营;推广“抖音小镇”现代农业产业党建融合体“1135”模式,力争年内实现村集体增收100万元以上;以汇洋农业香菇木耳种植产业园和禄禧生态智慧农场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一体化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带动传统农业质量升级。

三是做好粮食生产服务保障。做好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培育更多高素质“新农人”;推进潍坊金宝粮食产后“五代”服务中心项目建设,为种植户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存储、代加工、代销售服务;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稳产高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